百词典

《题显恩寺》

时间: 2025-05-04 10:54:34

诗句

笋舆轧轧度林峦,投宿招提一枕宽。

尚有山头半峰雪,助成清夜五更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4:34

原文展示:

题显恩寺
曹勋 〔宋代〕
笋舆轧轧度林峦,
投宿招提一枕宽。
尚有山头半峰雪,
助成清夜五更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作者在显恩寺投宿的情景。诗人乘坐竹筏经过山林的险峻,晚上在寺里投宿,感觉十分宽敞舒适。山顶上还有一半的雪,这使得清冷的夜晚更加寒冷,尤其是在五更时分。

注释:

  • 笋舆:竹筏,竹子做的船,形容轻便的交通工具。
  • 轧轧:形容声音,竹筏在水面上划过的声音。
  • 招提:指寺庙,投宿的地点。
  • 一枕宽:形容床铺宽敞舒适。
  • 尚有:还有。
  • 山头:山的顶端。
  • 半峰雪:指山顶上残留的雪。
  • 助成:加重或增加。
  • 清夜:清冷的夜晚。
  • 五更寒:五更时分,夜深人静,天气寒冷。

典故解析:

诗中的“显恩寺”可能是指一座实际存在的寺庙,名称中的“显恩”体现了佛教对因果法则的重视。此外,诗中提到的“雪”和“寒”,常被用来象征清净与孤寂,反映出一种禅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勋,字希甫,号惟庵,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的背景可能是在一次出游中,诗人在显恩寺投宿,借此机会表达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题显恩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山林中静谧夜晚的体验。首句“笋舆轧轧度林峦”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乘竹筏穿越山林的情景,给人以轻快灵动之感。第二句的“投宿招提一枕宽”则反映了诗人对住宿环境的满意和舒适,突显出一种安宁的氛围。

接下来的“尚有山头半峰雪”,不仅描绘了身边的自然景象,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气息。最后一句“助成清夜五更寒”将夜晚的寒冷气息推向高潮,使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禅意,仿佛在静谧中思考人生与自然的关系。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清晰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笋舆轧轧度林峦:竹筏声响在山林间,展现出诗人经过自然景色的轻松感。
  2. 投宿招提一枕宽:在寺庙投宿,感受到的舒适与安宁。
  3. 尚有山头半峰雪:山顶残雪的存在,增添了寒冷的气息。
  4. 助成清夜五更寒:强调在这样的夜晚,寒冷的感觉更加明显,表达孤独的情绪。

修辞手法:

  • 比喻:无明显比喻,但通过景象增强了意境。
  • 对仗:首尾句对仗工整,形成呼应。
  • 意象:雪、寒夜、竹筏等意象构成了清冷自然的画面。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的清冷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内心对安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蕴含了深厚的禅意。

意象分析:

  • 竹筏:象征轻松自在的生活方式。
  • 山雪:象征纯洁与冷静,也暗示着孤独。
  • 清夜:象征宁静与深思,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笋舆”指的是什么? A. 竹筏
    B. 船
    C. 汽车
    D. 自行车

  2. “尚有山头半峰雪”中“半峰雪”所表现的意象是什么? A. 温暖
    B. 清冷
    C. 热闹
    D. 祥和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追求繁华
    B. 对自然的热爱与宁静的向往
    C. 对人世的无奈
    D. 对生活的抱怨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李白
  • 《静夜思》——李白
  •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兄来》——白居易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同样描绘夜晚的宁静,但更加侧重于对家乡的思念。
  • 《静夜思》:借月光引发对故乡的情感,与本诗的自然描写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诗经》与《楚辞》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用前韵呈硕父昆仲 晚秋郊居八首 其三 谒赵文鼎墓 对梅有作六首 月方上雨忽作 寓舍遭雨漏甚 寄明叔且示逸远 次韵斯远折梅之作 怀成父 寄刘凝远峦四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竹字头的字 爪牙之将 天真无邪 神分志夺 风娇日暖 军粮 麦字旁的字 高步云衢 枯矾 包含珥的词语有哪些 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憃冥 散闷消愁 包含缟的词语有哪些 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口钳 舌字旁的字 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攴字旁的字 采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