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长生观》

时间: 2025-07-29 07:29:17

诗句

成家得将军,如越大夫蠡。

功成拂衣去,智囊未叩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7:29:17

长生观

作者: 李焘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成家得将军,如越大夫蠡。
功成拂衣去,智囊未叩底。

白话文翻译:

成家后如同获得了将军的地位,就像越国的大夫蠡一样。功成名就之后,轻轻拂袖而去,智慧和谋略却未曾到达极致。

注释:

  • 成家: 成立家庭,这里引申为取得成就。
  • 将军: 指有权有势的人,象征着荣耀和成就。
  • 越大夫蠡: 指的是越国的大夫蠡,寓意高贵和智慧。
  • 功成: 指事业成功。
  • 拂衣去: 意为潇洒地离去,表达一种洒脱的态度。
  • 智囊: 指智谋深厚的人,通常用来形容高人。
  • 未叩底: 意为未曾探求到极致,表明还有更深的智慧没有被发掘。

典故解析:

“越国大夫蠡”出自《史记》,传说蠡是一位智者,象征着聪明才智和高尚品德。诗中提到的“智囊未叩底”,则暗示着虽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未达到智慧的最高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焘是宋代的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富有智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对自身成就与追求智慧之间的深刻反思之际,反映了对功名利禄的看法以及对智慧追求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成家、功成与智慧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开篇以“成家得将军”引入,传达出成功的荣耀,似乎在夸耀自我;而“如越大夫蠡”则将成功与智慧结合,表明真正的成就不仅在于外在的地位,更在于内在的智慧。接下来的“功成拂衣去”,诗人以洒脱的姿态表达了对荣华富贵的超然态度,仿佛在说,成就只是一时之事,真正重要的是心灵的追求。最后一句“智囊未叩底”则启示人们,智慧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探索和学习。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成家得将军”:表达了对成就的自豪感。
    • “如越大夫蠡”:将成就与智慧相提并论,寓意深远。
    • “功成拂衣去”:强调了对功名的淡然态度。
    • “智囊未叩底”:提示智慧的探索永无止境。
  • 修辞手法:

    • 对比:成家与智慧的对比,强调内在与外在的不同。
    • 隐喻:将成功比作将军的地位,寓意权力与成就。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成就与智慧的思考,强调内在修为的重要性,以及人生追求的无止境。

意象分析:

  • 将军: 象征权力和成就。
  • 越大夫蠡: 代表智慧与品德。
  • 拂衣: 代表洒脱与自由。
  • 智囊: 象征深厚的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越大夫蠡”象征什么?
    A. 权力
    B. 智慧
    C. 财富
    D. 荣誉

  2. “功成拂衣去”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什么态度?
    A. 贪婪
    B. 轻视
    C. 超然
    D. 忧虑

  3. 诗中“智囊未叩底”意味着什么?
    A. 智慧已经达到顶峰
    B. 智慧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C. 智慧并不重要
    D. 智慧已经被充分利用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与李焘的《长生观》均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但杜甫更侧重于对时势的感慨,而李焘则更关注智慧的追求与内心的探索。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经典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今夕定何夕 渔父家风 点绛唇 次韵范才元中秋不见月 菩萨蛮 卜算子 其二 上平江陈侍郎十绝 次友人书怀 其三 九月一日与王季夷酌别为赋十六韵 上张丞相十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己之私 乙字旁的字 劲骏 远结尾的成语 人心难测,海水难量 死有余责 殳字旁的字 腼颜天壤 兰因絮果 爪字旁的字 齒字旁的字 见木不见林 筛管 游媚 江海之学 采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