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22: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2:17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春来能得几朝晴,病叟深藏似冻蝇。
独夜山房惟烛影,暮年家乐只檐声。
垫巾此老犹标致,裹饭何人访死生。
村北村南泥滑滑,且宜高卧闭柴荆。
春天来临,能有多少天是晴天呢?我这个病老头儿深藏在家中,像一只冻得瑟瑟发抖的苍蝇。
孤独的夜晚,在山间小屋中,只有烛光的影子相伴;晚年的欢乐,仅仅是屋檐滴落的声音。
即便我年纪已大,仍旧打扮得颇有风度;裹饭的人又有谁来探望我生死的事呢?
村子的北边和南边,泥泞不堪,还是高卧在家中,闭上柴门,过自己的日子吧。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虞山,南宋诗人,擅长诗词,尤其是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丽脱俗,常带有淡淡的忧伤和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天,诗人因病在家,感受到久雨带来的阴郁和孤独,表达了对生命、健康和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中隐含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出老年人的孤独和对生活的感悟。
《久雨一首》通过描绘春天的阴雨天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首句“春来能得几朝晴”,表达了对天气的感慨,暗示人生如同天气,充满了不可预测的变幻。接下来的病叟形象,形象地刻画了诗人因病而感到的虚弱和孤立,仿佛被困在黑暗中。孤独的夜晚,烛影摇曳,映射出内心的孤寂。暮年的乐趣仅仅是檐声滴落,显示了生活的简朴与孤独。
而“垫巾此老犹标致”则暗示了尽管年老,但仍有对生活的要求和审美追求;相反“裹饭何人访死生”,则流露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人际关系的失落,显现出一种淡淡的无奈与悲凉。最后,泥滑的村道,诗人选择高卧闭门,反映出他对外界的无奈和对自我的保护。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淳朴,展现出一种春日的阴郁与生死的哲思,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春天的孤独、对病老生活的反思,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中蕴含了对生命、健康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感悟,展示了诗人对自我和生活的认知。
诗词测试:
诗中“病叟”指的是:
A. 年轻人
B. 生病的老人
C. 健康的人
“独夜山房惟烛影”的意思是:
A. 白天的阳光
B. 夜晚的烛光
C. 乡村的灯光
诗中提到的“檐声”主要象征:
A. 欢声笑语
B. 孤独与寂寞
C. 热闹的场面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久雨一首》,感受其中的情感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