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抄近藁六言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3 02:16:01

诗句

和调失黏诗句,按摸出格文章。

尽可追陪党进,不消更觅君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2:16:01

原文展示:

抄近藁六言二首 其一

和调失黏诗句,
按摸出格文章。
尽可追陪党进,
不消更觅君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诗词创作的思考。诗句的和谐与韵律似乎失去了黏合,然而我却能摸索出一些格律的文章。即使追随党的进步,也无需再去寻找君子的房舍。

注释:

  • 和调:指诗歌的音调和谐。
  • 失黏:指音调或句子之间的连贯性失去。
  • 按摸:用手指触摸,意指探索或寻找。
  • 出格:超出常规的,特别的。
  • 党进:这里可能指某种政治或派系的进步。
  • 君房:指贤人或有德之人的所在,象征理想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季明,号白沙,南宋时期的诗人和词人。他的诗风多样,既有豪放的气魄,也有细腻的情感,作品常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的思想感情。

创作背景:诗作产生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文学表达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抄近藁六言二首 其一》短小而精炼,采用六言的形式,言简意赅却蕴含深意。诗的开头提到“和调失黏”,说明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传统诗词的韵律和和谐似乎失去了。这种失落感反映了当时诗人对于诗歌艺术及其变迁的思考。

接下来的“按摸出格文章”则展现了诗人通过努力去探索新的创作方式,尽管面临挑战,但他不放弃追求,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诗的最后两句探讨了政治的进步和理想的追求,指出追随某种进步的潮流并不意味着要放弃自己的理想与信念。这种内心的挣扎与追求,使得整首诗在平静中透出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和调失黏诗句”:指古典诗词的韵味与和谐感已经不再。
    • “按摸出格文章”:尽管如此,依然可以探索出新的诗歌形式。
    • “尽可追陪党进”:鼓励追随社会的进步与变革。
    • “不消更觅君房”:暗示在追求进步的同时,不需要再去寻找理想中人。
  • 修辞手法:运用了对比(和调与失黏)、暗喻(“君房”指代理想的追求),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在社会变迁中对传统与创新的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反思。

意象分析:

  • 和调:象征传统诗词的和谐美。
  • 失黏:代表着对旧有艺术形式的失落与不安。
  • 党进:暗示社会的政治潮流与变革。
  • 君房:象征理想与追求的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和调失黏”主要指什么?

    • A. 诗句的音调和谐
    • B. 诗句之间的连贯性
    • C. 诗句的内容丰富
    • D. 诗句的风格独特
  2. “君房”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诗人的故乡
    • B. 政治的权力中心
    • C. 理想的追求
    • D. 诗人的朋友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可以对比李白在《将进酒》中表达的豪放与刘克庄的内省思考,前者强调饮酒作乐,后者则在反思中寻求诗的可能性。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总论》
  • 《刘克庄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画鹰 哀江头 曲江对雨 春水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武侯庙 望岳三首·其二 冬至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岁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赐颁 折文旁的字 质结尾的成语 鹆歌 浮光跃金 匸字旁的字 火妻灰子 珊瑚木难 不胜其苦 生字旁的字 销渴 身教 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浮云朝露 示字旁的字 贝字旁的字 节上生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