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2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8:09
久愧君恩禄具臣,
太仓非有粟陈陈。
立朝到老羞营窟,
避客经年少觌邻。
鹤夜失鸣犹给料,
鱼寒不食已收纶。
小瓢如玺犹慵佩,
何况金龟与玉麟。
我一直觉得愧对君主的恩宠,虽然我身为臣子却没有丰厚的俸禄。太仓里并没有许多储存的粮食。立朝到老,我感到羞愧于在官场上的寒酸,避开客人整整一年都没能见到邻居。夜里鹤失去了鸣叫声,但仍然有饲料供给;寒冷的水里鱼不再觅食,渔网也早已收起。即便是小瓢如同印玺般的宝物,我都懒得佩戴,更何况那金龟和玉麟了。
刘克庄,字大白,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通过描绘景物抒发个人情感,作品数以千计。刘克庄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风波,但始终保持着对正义和理想的追求。
此诗作于刘克庄晚年,他在朝中官位虽低,但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依然未减。诗中表现了他对君恩的感激与愧疚,以及对个人仕途和社会关系的思考。
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与自省,展现了他对君主恩德的感激以及内心的愧疚。开头两句提到对君主的恩惠,诗人虽为臣子却感到俸禄微薄,暗示了他对当下政治的不满。接下来的几句详细描绘了自己在官场的孤独,表明他对交际的避让,反映出一种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鹤夜失鸣犹给料,鱼寒不食已收纶。”这两句通过鹤与鱼的意象,象征着诗人虽处境艰难,仍旧保持着一定的尊严与节操,表达了在困境中自我约束的精神状态。最后两句则表现出即使有象征权力与财富的金龟与玉麟,诗人依旧对此不屑一顾,突显了他对物质的淡泊与对内心追求的执着。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透出深沉的哲理,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深思,展现了刘克庄作为一位诗人的深厚修养与卓越才华。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君主恩德的感激、对个人仕途的反思以及对物质财富的淡泊,展现了他在逆境中坚持理想的精神追求,唤起读者对忠诚与节操的思考。
刘克庄是什么时期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立朝到老羞营窟”中的“营窟”指的是什么?
A. 官场
B. 家庭
C. 学校
D. 市场
诗中提到的“鹤夜失鸣”象征什么?
A. 声望的丧失
B. 财富的增加
C. 朋友的离去
D. 生活的富裕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刘克庄的这首诗更具个人反思意味,王维侧重于自然与内心的和谐,而刘克庄则强调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对个人理想的坚持。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刘克庄的《徐洪二公再和二诗余亦随喜》,并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