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海棠七首》

时间: 2025-04-26 10:22:27

诗句

一种秾纖态,三郎未必知。

浪将妃子比,妃子太浓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2:27

海棠七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原文展示:

一种秾纖态,三郎未必知。浪将妃子比,妃子太浓肥。


白话文翻译:

这是一种娇嫩而又丰盈的姿态,三郎未必能理解。波浪将这妃子相比,但她的身材却过于丰腴。


注释:

  • 秾纖态:形容女子的娇嫩与美丽,"秾"指丰腴,"纖"指纤细。
  • 三郎:可能指代某位年轻男子,诗中未明确指明其身份。
  • 妃子:这里比喻海棠花的美丽,"浪将妃子比"意指波浪把花与美人做比较。
  • 浓肥:形容女子或花朵的丰满和浓烈。

典故解析:

  • 妃子:古代常用以形容美丽的女子或花朵,常与美好的事物相联系。海棠花常被赋予这样的美丽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景明,号白沙,宋代著名诗人。他以豪放、清新见长,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其作品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成就。

创作背景:

《海棠七首》是刘克庄对海棠花的观察与感悟,意在表达对美的欣赏及对自然的思考。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对自然的描写常常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海棠花为题材,通过对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的独特理解和情感寄托。诗中“秾纖态”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海棠花的婀娜多姿,既有纤细的美感,又有丰盈的气质,恰如一位美丽的女子。这种并存的美感,使得海棠花在诗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浪将妃子比,妃子太浓肥”则表达了一种对比和自省的情感。诗人借助波浪的动感将海棠与美人相提并论,展现出花的魅力与丰盈。然而,最后一行“妃子太浓肥”却又流露出一丝微妙的遗憾,似乎暗示着对这种丰腴美感的反思与批判。整首诗在轻柔中流露出诗人对美的赞美与对现实的思考,充满了深邃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种秾纖态:描绘海棠花的状态,形容其既丰腴又纤细的美。
  2. 三郎未必知:三郎可能是指代某个年轻男子,表达出他对这种美的无知或不解。
  3. 浪将妃子比:以波浪比喻海棠花,强调了海棠的美丽。
  4. 妃子太浓肥:表达对这种美的审视,指出其过于丰腴的特点。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海棠花比喻为妃子,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 对仗:诗句结构匀称,形成了美的韵律。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海棠花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美的欣赏以及对美的内涵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既赞美又反思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棠:象征美丽、娇嫩和短暂。
  • 妃子:代表女性的美丽和妩媚,常与爱情和欲望相联系。
  • :象征自然力量,也隐喻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秾纖态”形容的是什么? A. 男子的英俊
    B. 海棠的美丽
    C. 风的柔和
    D. 水的清澈

  2. “三郎未必知”中的“三郎”指的是谁? A. 老人
    B. 小孩
    C. 年轻男子
    D. 诗人自己

  3. 诗中提到的“妃子”是用来比喻什么? A. 一位皇后
    B. 海棠花
    C. 一位普通女子
    D. 诗人的情感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与刘克庄的《海棠七首》均描绘了自然之美,但前者更多表现了宁静淡雅的山水之美,而后者则聚焦于花的丰盈与娇艳,展示了不同的美学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诗经》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少年游(十之三·林钟商) 鬻海歌 一寸金(小石调) 送征衣 西江月 河传(二之二·仙吕调) 其四 诉衷情·一声画角日四曛 临江仙引·渡口 洞仙歌(仙吕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扯鼓夺旗 益谦亏盈 先字旁的字 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心硬 干字旁的字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惩前毖后 获隽 彑字旁的字 包含肄的词语有哪些 郄縠 豆字旁的字 躁结尾的成语 君仁臣直 令票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低头倾首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