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4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45:57
留客住 港中开发大屿山,亦岛国中一拓地法也
国蜗角。计一朝舞人旋袖,楚南天窄,凿空骞槎西域。
山移泰岱平处,海塞蓬瀛,浅后终计错。
轮台故事,议屯田汉代尚留边略。
移民约。脱剑牵牛,操弓徙鳄。
井里桑麻,警枕无虞闻柝。
传说桃源避世,葛老移家,驱丛罗众雀。
僧归寄语沃洲山,莫认护舟深壑。
这首诗描绘了在港中开发大屿山的情景,展现了拓展国土的雄心与努力。诗中提到大自然的美丽与辽阔,像是舞者在天边旋转,显得气势磅礴。诗人将西域的山水与楚南的景色进行对比,表达了对未来的展望与希望。轮台的故事则提醒我们,历史上屯田的策略依然在影响着我们。移民的生活描绘出一种安宁,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中提到的桃源与沃洲山,则是一种寄托与逃避现实的理想境地。
杨玉衔,清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与自然景观,风格独特,擅长描写人文情怀与对未来的思考。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的重要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大屿山的开发,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拓展国土、改善生活的追求与理想。
这首诗以大屿山的开发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期许。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例如“舞人旋袖”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人和自然的和谐。诗人的笔触时而豪放,时而细腻,将历史与现实交织,表现出对边疆开发的思考和对生活安宁的渴望。历史中的轮台故事与屯田政策相结合,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现实的启示。最后,桃源与沃洲山的提及,表达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人在自然与人文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恰如其分地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与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大屿山的开发,探讨了拓展国土的重要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与对现实的思考。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什么主题?
a) 人与自然的和谐
b) 拓展国土的理想
c) 个人情感的抒发
“桃源”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历史
b) 理想生活
c) 自然美
诗中提到的“轮台”与什么相关?
a) 农田政策
b) 旅游
c)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