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0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03:04
作者: 龚翔麟 〔清代〕
粉绡底。指槲窠双栖锦鸟,吴侬未识,约略蛮乡生意。珠江有客归说,早觉格磔,钩辀来个里。黄茅瘴雨,傍船窗频唤堕青衫泪。惯穿翅。踯躅花边,林檎枝背。晓杜昏猿,相和一声声碎。莫怪慵听懊恼,便种兰条,也愁斑似你。动人怜处,算除非翠馆瓣销沉水。
在粉色绡帷的底下,描绘双栖的锦鸟,吴侬(吴地人)不曾见过,勉强想象着那蛮乡的情景。珠江的客人归来时说,早已感到那种格外的悲切,钩辀也拉到这里。黄茅林中瘴气弥漫,船旁窗边频频呼唤,泪水如青衫般落下。我习惯于穿着翅膀,徘徊在花边,林檎树的枝背后。清晨的杜鹃与傍晚的猿声,相和成一声声的碎语。不要怪我懒得去听那些懊恼,哪怕种下兰条,也会愁苦得像你。那动人的怜惜之处,除非是翠馆的花瓣沉入水中。
作者介绍: 龚翔麟(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生活在江南地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而著称。其作品多反映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文化内涵。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情世态的思考。
《留客住 鹧鸪》是一首充满感情和意象的古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江南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诗的开头以“粉绡底”引出,设置了一个柔美而又细腻的氛围,接着借助对双栖锦鸟的描写,传达了对吴地人情的陌生与向往。接下来的“珠江有客归说”,则进一步引入了归乡的思绪,表现出一种对故乡的眷恋与思考。
诗中多次提到的自然景象,如“黄茅瘴雨”,不仅描绘了江南地区湿润的气候,也暗示了生活的艰辛与人情的复杂。诗人通过对泪水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惆怅与无奈,展现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全诗结尾部分,通过“翠馆瓣销沉水”的意象,传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伤,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珍贵瞬间的怀念。整首诗在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刻的人生思考中,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自然风光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展现了对故乡的依恋与人生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黄茅瘴雨”主要表达了什么意象?
A. 美好环境
B. 生活的艰辛
C. 自由的象征
D. 乡愁
“翠馆瓣销沉水”中的“翠馆”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兰花
B. 美丽的景象
C. 高洁的地方
D. 诗人的家
诗中“青衫泪”象征着什么?
A. 对生活的感慨
B. 感情的深厚
C. 乡愁的流露
D. 以上皆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龚翔麟的《留客住 鹧鸪》与杜甫的《江南春》,两者都描绘了江南的自然风光,但龚翔麟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社会现实与历史背景。两者的风格各有千秋,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魅力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