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3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32:28
《杂曲歌辞·君子有所思行》 作者:贯休
我爱正考甫,思贤作商颂。
我爱扬子云,理乱皆如凤。
振衣中夜起,露花香旖旎。
扑碎骊龙明月珠,敲出凤凰五色髓。
陋巷萧萧风淅淅,缅想斯人胜珪璧。
寂寥千载不相逢,无限区区尽虚掷。
君不见沉约道,佳人不在兹,春光为谁惜。
安得龙猛笔,点石为黄金。
散问酷吏家,使无贪残心。
甘棠密叶成翠幄,颍凤不来天地塞。
所以倾城人,如今不可得。
我喜爱正考甫(指汉代的音乐家),思念他所作的《商颂》。
我喜爱扬子云(指扬雄),他的理乱就如同凤凰一样高贵。
在深夜中我起身,衣袍轻振,露水中的花香芬芳迷人。
我打碎了骊龙照耀的明月珠,敲击出凤凰的五色珍珠。
在陋巷中,萧瑟的风声中,我怀念那个人,他胜过珍贵的玉石。
寂寥的岁月千载不相逢,心中无限感慨都徒然消磨。
你难道没有看到沉约的话吗,佳人不在这里,春光又为谁感伤呢?
我想要有龙的神笔,将石头点化为黄金。
想向那些狠毒的官吏询问,是否能让他们心中没有贪婪。
甘棠树的繁茂叶子成为翠绿的帐幕,颍川的凤凰不再来到,天地间都被阻塞。
所以,倾城之美人,如今已不可得。
贯休(约830-912),唐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著称。他的诗多以咏物言志为主,常有怀古之情和对理想的追求。
《杂曲歌辞·君子有所思行》创作于唐代,正值盛世时期,诗人面临着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因而表达了对往昔贤人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
贯休的《杂曲歌辞·君子有所思行》通过精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感情,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诗中开头提及的贤人正考甫与扬子云,象征着古代圣人的高尚与智慧,诗人对他们的怀念不仅是对个人才能的赞美,更是对社会理想的追求。紧接着,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在静谧夜晚中沉思的孤独感。露花的香气和夜晚的宁静,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向往与失落。
诗中“扑碎骊龙明月珠,敲出凤凰五色髓”,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求,然而这些美好似乎总是遥不可及。“陋巷萧萧风淅淅”,暗示诗人所处环境的艰苦与孤独,令人感到深深的惋惜与无奈。
最后,诗人向那些贪婪的官吏发出质问,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意象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心中对理想的执着与对现实的无奈,充满了感伤与哲思。
全诗通过对贤人的怀念、对美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心中的理想与失落,反映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
贯休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扬子云”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扑碎骊龙明月珠”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