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5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56:53
至览如日月,今时即古时。
发如边草白,谁念射声。
好鸟挨花落,清风出院迟。
知音郭有道,始为一吟之。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间和自然的观察与感悟。诗中提到,观看自然如同欣赏日月的变化,古今其实是相互交融的。即便白发如边草般苍白,又有谁会去关注那遥远的声音。美丽的鸟儿在花丛中嬉戏,清风徐徐,似乎在延迟着时间的流逝。知音郭有道,始终是在吟唱这一份感悟。
贯休,唐代诗人,以其山水诗和咏物诗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哲理思考,同时也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与反思。
这首诗作于唐代社会动荡、士人心态复杂的时期,贯休在诗中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表达了对知音的珍视及对人生的感悟。
贯休的这首《览姚合极玄集》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美好,表现出一种哲思与感伤的交织。首句“至览如日月”便引入了时间的永恒与变化,日月更替,古今交融。接下来的“发如边草白”,则通过个人的感受,反映出生命的无常,暗示着岁月的不解与无情。
“好鸟挨花落”一语生动描绘了自然中的美景,鸟儿在花间的嬉戏,仿佛是对生命活力的赞美,同时又与后面的“清风出院迟”形成了时间流逝的对比,生动地传达出对自然宁静之美的向往与珍惜。最后的“知音郭有道”则引出与知音的情感,表明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能有一个真正理解自己的人,是多么的珍贵。
整首诗在意境上极为优美,内涵深邃,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贯休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歌以自然景象为切入点,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知音的珍视,展现出一份淡然与哲思。
诗中“至览如日月”意指什么?
“发如边草白”中,边草象征什么?
“知音郭有道”中的“知音”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