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7:4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40:36
消永夜,剔残缸。暖语分明向绮窗。留得别时千点泪,罗衣犹未浣春江。
消磨漫长的夜晚,点亮剩余的灯光。温暖的话语清晰地传向绮丽的窗户。留下了分别时千点泪水,轻薄的衣衫仍未在春江上浣洗。
董元恺,清代诗人,字兰亭,号双溪,擅长诗词和散文。其作品常以清新、婉约著称,表达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捣练子 其三》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历史时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离别与思念的深刻感受,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内心的孤独和渴望交流的心情。
这首诗以优雅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的愁苦与思念的深邃。开头的“消永夜,剔残缸”展现了漫漫长夜中的孤独感,诗人用“剔残缸”来点亮微弱的灯光,象征着在黑暗中的一丝希望和温暖。接下来的“暖语分明向绮窗”则是通过温暖的言语传递情感的桥梁,窗户在此不仅是物理的隔阂,更象征着人心之间的距离。
“留得别时千点泪,罗衣犹未浣春江”中,诗人将离别的泪水与轻薄的衣衫结合,强化了情感的沉重与未解。诗的最后一句,既是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也暗示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心理,令人心生共鸣。
全诗围绕离别与思念展开,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探索了人际关系中的情感深度,展现出清代诗人对情感的深刻理解与细腻表达。
《捣练子 其三》的作者是谁?
A. 白居易
B. 杜甫
C. 董元恺
D. 李白
诗中“剔残缸”指的是什么?
A. 刷新窗户
B. 点亮灯光
C. 清洗衣物
D. 整理书籍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喜悦
B. 离愁别恨
C. 感恩
D. 无奈
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相似主题下的不同表达方式与情感深度,丰富了读者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