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6:12
侬心常慊慊,欢行由豫情。
雾露隐芙蓉,见莲讵分明。
我心中常常感到愉悦,欢快的行走源于内心的愉悦情感。
迷雾和露水掩盖了荷花,想要看清莲花却难以分辨。
诗中提到的“芙蓉”和“莲”均为常见的水生植物,象征着纯洁和美好。在古代文人笔下,荷花常常与高洁、清雅的品格联系在一起。这里隐含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此诗作出自隋代,具体作者不详。隋代作为一个短暂而重要的历史时期,文学上继承了南北朝时期的风格,并逐渐走向繁荣。
创作背景:据推测,这首诗可能源于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表达了内心的愉悦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隋代时期,社会动荡后人们对于自然的渴望和回归,反映了人们内心的情感诉求。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言辞传达了复杂的情感,诗人在表达内心愉悦的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开头的“侬心常慊慊”直接揭示了诗人愉悦的心境,随之而来的“欢行由豫情”则体现出这种愉悦的源泉在于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而后两句“雾露隐芙蓉,见莲讵分明”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雾露带来的朦胧感与诗人内心的清晰形成了反差。这里可以看作是对美的追求被外界因素所遮蔽,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荷花作为诗中的重要意象,既代表了纯洁的心灵,也暗示着理想中的美好往往难以捉摸。
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蕴藏了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美的感悟,展现了隋代文人对情感细腻的把握及其艺术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表达了诗人对内心愉悦和自然美的追求,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诗词测试:
“侬心常慊慊”中的“侬”指代谁?
A. 他
B. 她
C. 我
D. 你
诗中提到的“雾露”主要起到什么作用?
A. 产生清新空气
B. 遮蔽美景
C. 形成水源
D. 让人感到寒冷
“见莲讵分明”表达的情感是?
A. 清晰
B. 迷茫
C. 喜悦
D. 悲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这首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李白在诗中同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但其意象更加奔放,与此诗的内敛感形成鲜明对比。李白的豪放与此诗的细腻相辅相成,共同展现了中国古诗词丰富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