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性老致庐山茶》

时间: 2025-08-08 01:18:34

诗句

枉作江南半世人,安知五老不吾嗔。

自参茶壑风烟美,略识庐山面目真。

涧汲每思佳客共,云眠谁谓老师仇。

秋崖只有诗如此,回向山灵报答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8 01:18:34

原文展示:

性老致庐山茶
作者:方岳 〔宋代〕

枉作江南半世人,
安知五老不吾嗔。
自参茶壑风烟美,
略识庐山面目真。
涧汲每思佳客共,
云眠谁谓老师仇。
秋崖只有诗如此,
回向山灵报答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庐山茶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诗人自嘲在江南生活多年,却不知五老峰的高远和不与之相怨。诗人参悟茶壑的风景美丽,略微领略到庐山的真实面貌。每当在山涧汲水时,心中总是想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云端入眠时,谁又会说老师与我有仇呢?秋天的崖壁上,唯有诗歌能如此表达我的情感,愿将这份情意回报给山灵,感恩春天的馈赠。

注释:

  • 五老:指庐山的五老峰,代表高山的威严和壮丽。
  • 茶壑:茶的山谷,指盛产茶叶的地方。
  • 佳客:志趣相投的朋友或客人。
  • 云眠:在云中入睡,形容一种悠闲自在的状态。
  • 老师仇:指与老师之间的误解或隔阂。

典故解析:

  • 庐山:在中国文学中,庐山是一个象征高洁和隐逸的地方,常常出现在诗人的作品中,代表着追求自然与心灵的宁静。
  • 五老峰:这是庐山著名的山峰之一,诗人以此作为隐喻,表达对自然崇高之美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山水诗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对庐山的游历之时,结合他对茶文化的理解和对自然美的追求,表达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方岳的《性老致庐山茶》是一首融自然与人文情怀于一体的诗作。诗人通过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在江南的生活经历与对五老峰的敬仰之情,展现出一种谦逊与对大自然的崇敬。在诗的前半部分,诗人提到自己虽身在江南,却未能真正理解五老峰的伟岸与深邃,这种自我反省不仅体现出诗人的谦逊态度,也引发读者对人生境界的思考。

而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绘茶壑的美丽景象和与友人共饮茶水的情景,传达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诗中提到的“云眠”,则是诗人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融合的理想状态,体现出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最后,“回向山灵报答春”的意象更是体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情感,表达了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与回馈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象丰富,既有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枉作江南半世人:自嘲自己在江南生活半生,却未能领略到五老峰的壮美。
  2. 安知五老不吾嗔:感慨五老峰或许对自己这种不解有怨言。
  3. 自参茶壑风烟美:自己在茶的山谷中,欣赏到自然的美景。
  4. 略识庐山面目真:稍微了解庐山的真实面貌,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
  5. 涧汲每思佳客共:在山涧汲水时,总是想念志同道合的朋友。
  6. 云眠谁谓老师仇:在云中入眠,谁会说我与老师之间有仇呢?
  7. 秋崖只有诗如此:在秋天的崖壁上,只有诗歌能够如此表达情感。
  8. 回向山灵报答春:愿将自己的情感与诗作回馈给山灵,感恩春天的恩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茶壑比喻成美丽的风景,生动形象。
  • 拟人:将山灵赋予人性,表达对自然的感激。
  • 对仗:整首诗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诗歌的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以及对友谊和诗歌的珍视。诗人通过对庐山茶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追求宁静与内心和谐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南:象征着温润、优雅的生活环境。
  • 五老峰:象征着高远与崇高的理想。
  • 茶壑:代表自然的美丽与人文的交融。
  • 云眠:象征一种洒脱与自在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五老峰象征什么?

    • A. 普通山峰
    • B. 崇高理想
    • C. 喧闹的城市
    • D. 友谊
  2. “云眠”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忧伤
    • B. 自在与洒脱
    • C. 争斗
    • D. 孤独
  3.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什么?

    • A. 蔑视
    • B. 崇敬与感激
    • C. 无所谓
    • D. 恐惧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
  • 《山中杂诗》:王维

诗词对比:

  • 方岳 vs. 王维:两位诗人都以山水为题材,但方岳更多地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而王维则倾向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哲理。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方岳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梅雨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封建论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段太尉逸事状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重别梦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空退 世道浇漓 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長字旁的字 包含叹的词语有哪些 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黄字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断缣零璧 乞貣 敢做敢当 仇人相见,分外眼睁 山栖谷饮 鹿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漾砖 溶解度 遏渐防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