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2:07
笑语欢今夕,烟霞怆昔游。
清羸还对月,迟暮更逢秋。
胜理方自得,浮名不在求。
终当制初服,相与卧林丘。
今夜我们欢声笑语,仿佛重温往昔的游乐。
在这清冷的夜空下,我再次对月而坐,感慨岁月如秋。
顺应时势我自得其乐,不再追求那些浮华的名声。
最终我们将放下世俗的纷扰,相伴在林丘之间静卧。
“烟霞”常用于描绘山水美景,诗中提及则蕴含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对月”则是中国古代诗人常用的意象,象征思乡与孤独。
作者介绍:权德舆(约727年-约788年),唐代诗人,字子真,号青丘,曾任职翰林学士,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与故人夜坐之际,表达对友谊的珍惜及对往昔的回忆。社会环境上,诗人生活在唐代盛世,文化繁荣,诗歌创作活跃。
此诗通过与故人夜坐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往昔的思念。开头用“笑语欢今夕”来渲染气氛,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温暖与愉悦,接着用“烟霞怆昔游”引出对过去的回忆,形成鲜明对比。诗中“清羸还对月”和“迟暮更逢秋”则承载着诗人的孤独感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接下来的“胜理方自得,浮名不在求”则反映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强调内心的满足与自在。最后两句“终当制初服,相与卧林丘”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与对友谊的向往,期望与故人共度宁静的晚年生活。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生动,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唐代诗人的风范与思想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深厚情谊的珍视,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名利的淡泊,最终寄托了对未来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笑语欢今夕”表达了什么情感?
“清羸还对月”中的“清羸”指的是什么?
诗人在诗中对名声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权德舆《与故人夜坐道旧》与王维《送别》,两首诗都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但王维更注重离别的伤感,而权德舆则更渗透着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生活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