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2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26:19
送浚上人归扬州禅智寺
露宗通法已传,麻衣筇杖去悠然。
扬州后学应相待,遥想幡花古寺前。
这首诗的大意是:露宗(指禅宗的一支)已经将其法门传扬,身穿麻衣,手持筇杖的上人(指修行者)悠然离去。希望扬州的后学(指后来的学生或信徒)能够热情接待他,我遥想在古寺前看到那飘扬的幡旗和盛开的花朵。
权德舆,唐代诗人,字仲固,号志道,主要活动于中晚唐时期。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描写自然景色为主,风格清新、细腻。他在诗歌中常关注社会和人情,富有哲理性。
这首诗写于送别一位上人归扬州的场合。扬州的禅智寺是当时著名的佛教寺庙,吸引了众多修行者和信徒。诗人通过描写上人归去的情景,表达对其修行生活的向往与祝福,同时也寄托了对后学的期望。
《送浚上人归扬州禅智寺》是一首富有禅意的诗,展现了诗人对修行者的深切敬意和对佛教文化的赞美。开篇“露宗通法已传”,直接指出了上人所传授的佛法,体现了佛教教义的传播和影响。接下来的“麻衣筇杖去悠然”,通过简洁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心境宁静的修行状态,展现了上人超然物外的气质。
“扬州后学应相待”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后学弟子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够恭敬接待这位上人,延续佛教文化的传承。最后一句“遥想幡花古寺前”则引发了读者的共鸣,描绘出一种宁静而又美好的画面,象征着佛教的庄严和自然的和谐美。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清新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给人以心灵的启迪,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修行者的赞美与祝福,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尊重,以及对后学的寄望,体现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和对佛教精神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露宗”指的是哪一宗派?
A. 禅宗
B. 净土宗
C. 道教
“麻衣筇杖”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富贵
B. 修行的简朴
C. 战争
诗人希望扬州的后学如何对待上人?
A. 忽视
B. 尊重和接待
C. 竞争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