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2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7:42
作者: 叶小鸾 〔明代〕
昨夜疏风,今朝细雨。
做成满地和烟絮。
花开若使不须春,
年年何必春来住。
楼外莺飞,帘前燕乳。
东君漫把韶光与。
未知春去已多时,
向人犹作愁春语。
昨夜的轻风,今天的细雨,
将满地的烟絮都弄得纷飞。
如果花开不需要春天,
那每年何必等待春天的到来?
窗外黄莺飞舞,帘前燕子筑巢。
东风轻轻把美好的时光赠与。
不知道春天已经过去多久,
对他人仍然诉说着忧愁的春天情话。
作者介绍: 叶小鸾,明代女诗人,以清丽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与细腻的情感。她的诗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之时,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踏莎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诗中通过风雨的交替,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无常。开篇的“昨夜疏风,今朝细雨”,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感觉,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脆弱与不确定。诗人以“花开若使不须春”反问,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思考,若花朵的绽放不再依赖春天,那么,这样的春天还有何意义?
接下来,诗中出现的“楼外莺飞,帘前燕乳”则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黄莺飞舞,燕子筑巢,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繁荣,形成了与前面忧愁情绪的对比。而“东君漫把韶光与”则是对春天的美好期盼,诗人渴望把握住这难得的时光。
最后,诗人以“未知春去已多时,向人犹作愁春语”总结,虽然春天已经悄然离去,但心中对春天的忧愁依然存在。整首诗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生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昨夜疏风,今朝细雨”中提到的天气状态是什么?
本诗中“东君”指代的是什么?
诗人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踏莎行》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李清照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而叶小鸾则在春天的描绘中融入了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形成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