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4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44:08
赤帝收三杰,黄轩举二臣。
由来丞相重,分掌国之钧。
我有握中璧,双飞席上珍。
子房推道要,仲子讶风神。
复辍台衡老,将为调护人。
鹓鸾同拜日,车骑拥行尘。
乐聚南宫宴,觞连北斗醇。
俾予成百揆,垂拱问彝伦。
赤帝(指汉高祖刘邦)曾经收纳三位杰出的人才,黄轩(指汉宣帝)又提升了两位大臣。丞相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职位,掌握着国家的重权。我手中握有中间的璧玉,能与双飞的珍禽共席而宴。子房(指张良)推崇道义,仲子(指平原君赵武)对风采感到惊讶。再说那些年老的台衡(指法官),将来还要担任调解和保护的角色。鹓鸾齐声朝拜太阳,车骑的尘土四起。乐曲齐聚南宫的宴会上,酒杯交错如北斗星的美酒。希望我能成为百官的楷模,向众人询问礼法的根本。
作者介绍:李隆基(685年-762年),字隆基,号玄宗,唐代第六位皇帝,以开元盛世著称。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还是一位诗人,倡导诗歌创作,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盛世时期,表达了对丞相重责与权力的认可,体现了李隆基对国家政治与和谐的思考,尤其是在宴会时对人才的赞美与期望。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展示了李隆基对丞相职位的重视和对国家治理的思考。在诗中,赤帝和黄轩的提及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当今政治的启示。李隆基以“握中璧”自喻,表明自己在权力和责任之间的微妙关系。诗中多处使用了对仗工整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艺术性。通过描绘鹓鸾共拜、车骑拥尘等场景,展现了盛大的宴会气氛和政坛的繁荣。此外,诗的最后一句“俾予成百揆,垂拱问彝伦”表达了作者希望成为众人楷模的愿望,反映出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贤臣的追忆与对现任丞相的期待,反映出作者对国家治理的重视和对贤能之士的尊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赤帝”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提到的“子房”是指谁?
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与李隆基的《左丞相说右丞相璟太子少傅乾曜同日上官命宴东堂赐诗》都展现了盛宴的气氛,但李白更强调个人的豪情与放纵,而李隆基则注重政治与道德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