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胡少瀹题梁王山蟠松诗》

时间: 2025-05-01 22:35:16

诗句

长松上捎日月宫,昂霄耸壑材甚雄。

不肯甘心卧云巘,有时见梦十八公。

汗颜血指,那知大匠自有体。

斩伐丁丁,朝夕聒人幽耳聋。

岂如吾乡华顶一峰八万四千丈,下蟠夭夭矫矫奇奇怪怪之苍松。

樛枝半压鲁隐九年之大雪,雅韵曾和虞氏五弦之薰风。

八千灵椿三千桃实几番见,何况篱下黄菊江头亦叶枫。

萧梁劫火烧不死,坐阅五季鹿走天下人亡弓。

世人欲识吾家所扰真龙种,请看春雷发蛰雾滃{上雨下橘去木}云从。

礧砢蹙缩轮囷拥腫可挫不可辱,坚刚正独盘薄偃蹇受命不受封。

无用之用不器之器振古成自晚,天台道人何苦汲汲图象寄涪翁。

搜肠镂肾状出怪松赞,反言挺而茂者肥瘠贵得中,吁嗟九原相如不可作,飘飘词赋谁摩穹。

阆风逸民自愧才力薄,北斗以南惟有四朝之老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35:16

诗词名称: 次韵胡少瀹题梁王山蟠松诗

作者: 刘倓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长松上捎日月宫,昂霄耸壑材甚雄。
不肯甘心卧云巘,有时见梦十八公。
汗颜血指,那知大匠自有体。
斩伐丁丁,朝夕聒人幽耳聋。
岂如吾乡华顶一峰八万四千丈,
下蟠夭夭矫矫奇奇怪怪之苍松。
樛枝半压鲁隐九年之大雪,
雅韵曾和虞氏五弦之薰风。
八千灵椿三千桃实几番见,
何况篱下黄菊江头亦叶枫。
萧梁劫火烧不死,
坐阅五季鹿走天下人亡弓。
世人欲识吾家所扰真龙种,
请看春雷发蛰雾滃上雨下橘去木云从。
礧砢蹙缩轮囷拥腫可挫不可辱,
坚刚正独盘薄偃蹇受命不受封。
无用之用不器之器振古成自晚,
天台道人何苦汲汲图象寄涪翁。
搜肠镂肾状出怪松赞,
反言挺而茂者肥瘠贵得中,
吁嗟九原相如不可作,
飘飘词赋谁摩穹。
阆风逸民自愧才力薄,
北斗以南惟有四朝之老农。

白话文翻译:

长松高耸,仿佛携带着日月之光,昂首挺立,气势雄伟。不愿安然卧于云巅,有时梦见昔日的隐士。羞愧而流泪,难道大匠早已自有其造型和结构?斩伐声声,朝夕之间,聒噪人耳,令人厌烦。怎能比得上我家乡华顶山的那一峰,八万四千丈的高耸,屹立着奇特的苍松。树枝半压住鲁隐士的九年大雪,优雅的旋律曾与虞氏的五弦乐器共鸣。八千灵椿,三千桃树,经历几多轮回,更何况篱下的黄菊和江头的枫树。萧梁的劫火虽未能烧尽,坐看五季的鹿在天地间奔走,人却已离去。世人若想识我家所扰的真龙种,请看春雷声响,雾霭中雨落,橘子与木云交相辉映。岩石虽坚韧难以侵犯,坚刚正直,独自承受使命却不求封赏。无用之用、不器之器,历史变迁自成一体,天台的道人何必急于追求名利,寄托于涪翁。探讨生灵的奇松赞美,反而说挺拔茂盛者才是中庸之道。叹息九原的相如不应再作,浮华的词赋又有谁能触及穹苍?阆苑风流的逸士自愧才力薄弱,北斗星下唯有四朝的老农。

注释:

  • 蟠松:指的是蜿蜒曲折的松树,象征坚韧。
  • 十八公:指的是古代名士,可能是指某位隐士。
  • 汗颜血指:形容羞愧和难堪,可能指指责自己。
  • 华顶:指高耸的山峰,象征伟岸的气魄。
  • 鲁隐:指的是隐士,可能是指鲁迅或鲁国的隐士。
  • 灵椿、桃实:指的是灵芝树和桃树,象征长寿与富饶。

典故解析:

  • 九原:古代传说中的地方,象征未能实现的理想。
  • 虞氏五弦:指的是虞美人,象征雅致的音乐。
  • 涪翁:涪翁指的是古代隐士,象征高洁的志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倓,宋代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诗歌常常结合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梁王山,诗人通过描绘山上苍松的奇特景观,抒发对自然的敬仰和对人生的感慨,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对梁王山蟠松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比喻,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与理想的追求。在表达中,诗人不仅仅关注自然的美,更深化到对人生的思考,如对隐士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反思。诗句中的“长松上捎日月宫”展现了自然的壮丽,而“世人欲识吾家所扰真龙种”则传达出一种对自我价值的追寻。全诗在气势磅礴中又不失细腻,充分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风格与深刻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长松上捎日月宫:描绘松树的高大与日月的辉映,象征自然的雄伟。
  2. 昂霄耸壑材甚雄:强调山的伟岸与松的坚韧,表现出一种力量感。
  3. 不肯甘心卧云巘:表达不甘于平凡,向往更高理想。
  4. 有时见梦十八公:隐士的梦境,象征对理想的追寻。
  5. 汗颜血指:体现内心的羞愧与自责。
  6. 斩伐丁丁,朝夕聒人幽耳聋:描绘日常生活的喧嚣,与自然的宁静形成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松树比作雄伟的存在。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表现诗人的情感投射。
  • 对仗:使用工整的对仗句式,增强诗歌的美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对隐士理想的向往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体现出一种对生命深刻的理解与反思。

意象分析:

  • 松树:象征坚韧与长寿,代表着理想与精神的追求。
  • 日月:象征时间和永恒,表现出自然的宏大。
  • 隐士:象征着追求理想与宁静的生活哲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长松”象征着什么? A. 高洁的品格
    B. 坚韧的精神
    C. 美丽的风景
    D. 繁华的城市

  2. 诗人对“隐士”的态度是? A. 赞美
    B. 嘲讽
    C. 忽视
    D. 怀疑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刘倓的诗更加强调个体对自然和理想的探索,而王维则更注重内心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楚辞的比较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奉使崔都水翁下峡 去秋行 驱竖子摘苍耳(即卷耳) 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 漫成二首 送大理封主簿五郎亲事不合却赴通州主簿前阆…亲事遂停 暮春陪李尚书、李中丞过郑监湖亭泛舟(得过字韵) 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 棕拂子 独坐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江五湖 門字旁的字 门庭若市 万顷琉璃 包含秋的成语 署尾 同心戮力 长虑顾后 气字旁的字 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巾字旁的字 京口酒 车字旁的字 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骁的词语有哪些 扬汤止沸 业字旁的字 响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