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横山》

时间: 2025-04-30 01:53:33

诗句

桐林老子俗情无,鉴胜探奇不觉晡。

幸尔清溪好明月,如行四十里冰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53:33

原文展示

横山
刘倓〔宋代〕

桐林老子俗情无,
鉴胜探奇不觉晡。
幸尔清溪好明月,
如行四十里冰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陶醉。诗人置身于桐林之中,感受到世俗的情感已无所依赖。他沉浸于美景之中,忘却了时间的流逝。清澈的溪水与明亮的月光相映成趣,仿佛在四十里冰壶上行走一样,感受到了一种超然的宁静与清凉。

注释

  • 桐林:指生长有桐树的树林,象征着隐逸与清雅。
  • 老子:指老庄哲学,表示对世俗情感的超脱。
  • 鉴胜探奇:指欣赏美景与探索奇观。
  • :指傍晚,时光的流逝。
  • 幸尔:幸好,表示感慨。
  • 清溪:清澈的小溪,象征纯净。
  • 明月:象征明亮与宁静。
  • 冰壶:比喻清澈透明的水面,形象生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倓,字道明,号隐君,宋代诗人,出生于江南,专攻诗文。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横山》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追求隐逸生活的时节。诗人借助自然的美景来表达对世俗的厌倦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横山》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热爱。开头两句描绘了诗人身处桐林中的情景,体现了他对俗世的淡漠与出世的追求。诗中“鉴胜探奇不觉晡”一句,表达了在自然美景中陶醉到忘记时间的境界,显示了诗人心灵上的宁静与满足。

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清溪”与“明月”的描绘,渲染了自然的清新与明亮,使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意象。最后一句“如行四十里冰壶”,则通过生动的比喻,突出了一种透彻的清凉感,表明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切感受。整首诗以其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营造出一种超然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一种逃避世俗的理想与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桐林老子俗情无:诗人在桐树林中,感受到与世俗情感的脱离。
  2. 鉴胜探奇不觉晡:欣赏美景、探索奇观而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3. 幸尔清溪好明月:感叹清溪与明月的美好,表达了对自然的欣赏。
  4. 如行四十里冰壶:用比喻形象地表达出对自然清凉与透彻的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清溪和明月比作冰壶,形象生动,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中意象对称,增强了音韵的和谐,提升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体现了其追求宁静、清雅的理想生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桐林:象征隐逸与清雅的环境。
  • 清溪:代表纯净与宁静。
  • 明月:象征光明与希望。
  • 冰壶:比喻清澈,象征内心的清澈与超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桐林”指的是: A. 一种树木
    B. 诗人的故乡
    C. 诗人隐居的地方
    D. 诗人的朋友

  2. “幸尔清溪好明月”中“幸尔”的意思是: A. 感叹
    B. 赞美
    C. 幸运
    D. 愉快

  3. 诗中提到的“冰壶”主要象征: A. 冰冷
    B. 清澈
    C. 生命
    D. 时间

答案: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王维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中问答》同样表现了隐逸之志,且诗中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与情感表达与《横山》相似。然而,王维的诗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刘倓则更突出对世俗的超脱与追求宁静的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刘倓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胡景颜双清堂 赠霆伯侄 除夕前一日湖中望西山有感 小浆题壁用赵信国韵 赠煜上人 湖上隐者所居 瀛屿 七夕分韵得丝字 沿江买鱼不得询之则前此多为官船所强取故有亦言无因成三绝 其一 九日简张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淡妆轻抹 击扣 风吹雨打 矛字旁的字 洄汩 鲜为人知 走字旁的字 相机行事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牙字旁的字 谷籴 香币 执鞭坠蹬 臼字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