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3:52
粥罢重投枕,灯残起读书。
闭门常自得,作计更谁如?
箭茁白於玉,棕花长比鱼。
盘餐有此味,勿怪食无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乡村生活中的宁静与自得。吃完粥后再度上床,灯光微弱时又开始读书。闭门独自享受这份宁静,心中思考的事情又有谁能和我相比?箭杆在阳光下显得洁白如玉,棕榈花的生长比起鱼来更显得悠然。盘中餐食有这般美味,怎能怪我吃得不够呢?
《村舍杂兴》并不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诗中所展现的田园生活和自得其乐的情怀,反映了陆游对自然、生活的深刻理解,隐约与陶渊明的田园诗相呼应,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生于1125年,卒于1210年。他在诗歌、文人画、书法等方面均有极高的造诣。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多次战争,诗风中常流露出强烈的爱国情怀与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其经历了多次政治失意和战乱后的隐居生活,表现出一种对简朴生活的珍惜与享受。
《村舍杂兴》展现了陆游在平静乡村生活中的情感世界,诗中浓厚的生活气息与自然景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诗人以"粥罢重投枕"开篇,描绘出一种闲适与安宁的生活状态,接着在微弱的灯光下,继续追求知识。这样的生活虽简单,却充满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求和对外界喧嚣的淡然。
"闭门常自得"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独处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满足,似乎在说,真正的快乐不在于外界的繁华,而在于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而后两句,"箭茁白於玉,棕花长比鱼",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诗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心态。最后一句“勿怪食无余”则以幽默的口吻强调了自给自足和对生活的满足感。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诗人田园生活的理想图景,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传达了他对内心宁静的向往,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表现了对简单朴素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词测试:
诗中“粥罢重投枕”意指什么?
“灯残起读书”中“灯残”指的是:
诗人通过“闭门常自得”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