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4:55
去载西陲夏正初,首惊禹阁下除书。
璇杓导旨方螭陛,珍圉迎釐又燕居。
三见纶音传诏玺,六看肇去聿加木信到耕锄。
只今又上人车奏,何日烟蓑返老渔。
在这个初夏的季节,我乘船渡过西边的边陲,首先在禹阁下接到急件。璇杓(古代指代天子)引导诏旨,方才抵达皇宫,珍贵的宫庭又重新安静下来。三次听到皇帝的声音传来诏书,六次看到开始出发的信使将木信送往农田。如今再上人车奏乐,何时才能重返那烟雾缭绕的渔村,过上悠闲的生活呢?
岳珂(生卒年不详),字伯渊,号阮亭,宋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政治风云及个人情感。
本诗作于庚子年(鼠年),时逢国家动荡,诗人因政治原因被迫离开故乡,心中怀有对渔村生活的向往与思念。诗中透出对官场和繁忙生活的不满,渴望返回田园的沉静和自在。
此诗通过描绘初夏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政治生活的疲惫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开篇即以“去载西陲”引入,展现了诗人身处的环境及心境。接着,诗中提到的“禹阁下除书”,暗示了诗人身居高位,面临的种种职责与压力。璇杓引导的诏旨和珍圉迎釐的安静,反映了官场的繁杂与冷清。
而“三见纶音传诏玺,六看肇去聿加木信到耕锄”,则更为直接地表现了诗人对权力游戏的无奈与疲惫,反复的政务和传递的命令使他感到窒息。最后一句“何日烟蓑返老渔”更是点明了诗人的心声,他渴望逃离官场,回归宁静的渔村,享受自然的安逸与简单。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内心挣扎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了知识分子的无奈与追求,具有深刻的社会和人生哲理。
“去载西陲夏正初”中“西陲”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璇杓”象征着什么?
诗人在最后提到想要返回的生活是什么?
通过以上内容的整理与分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岳珂的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