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1:28
遥夜苦难明,他洲日方午。一闻翰音啼,吾岂愁风雨!
漫长的夜晚令人苦恼,别处的太阳正高悬。只要听到那翰音的啼鸣,我又何必为风雨而忧愁呢?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翰音”暗示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态度,体现了文人特有的闲适情怀。
《夜坐向晓》通过对比黑夜与白昼,表达了诗人在漫长的夜晚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苦恼,以及对美好声音的向往。诗中“他洲日方午”一句,巧妙地利用了时间的对比,突显出自身的孤独。虽然夜晚的黑暗令人烦恼,但只要有翰音的啼鸣,便能消解内心的忧愁。诗人以鸟鸣象征生命的希望与活力,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在古代诗词中非常常见,反映了文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体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在困境中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强调了心灵的自由与自然的美好。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他洲”指的是哪里?
诗人为何不愁风雨?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