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夜坐向晓》

时间: 2025-05-02 13:21:28

诗句

遥夜苦难明,他洲日方午。

一闻翰音啼,吾岂愁风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1:28

夜坐向晓

作者: 文廷式〔清代〕

原文展示:

遥夜苦难明,他洲日方午。一闻翰音啼,吾岂愁风雨!

白话文翻译:

漫长的夜晚令人苦恼,别处的太阳正高悬。只要听到那翰音的啼鸣,我又何必为风雨而忧愁呢?

注释:

  • 遥夜:漫长的夜晚。
  • 苦难明:苦于夜晚黑暗,无法明白。
  • 他洲:其他地方。
  • 日方午:太阳正值中午,象征光明。
  • 翰音:指鸟鸣,常用来形容清脆悦耳的鸟叫声。
  • 吾岂愁风雨:我怎能为风雨而感到忧愁呢?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翰音”暗示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态度,体现了文人特有的闲适情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文廷式,清代著名诗人,字梦阮,号澄怀,生于江苏。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和抒发个人情感,体现了文人特有的雅致与闲情。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夜晚,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与黑暗中对光明的渴望,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诗歌鉴赏:

《夜坐向晓》通过对比黑夜与白昼,表达了诗人在漫长的夜晚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苦恼,以及对美好声音的向往。诗中“他洲日方午”一句,巧妙地利用了时间的对比,突显出自身的孤独。虽然夜晚的黑暗令人烦恼,但只要有翰音的啼鸣,便能消解内心的忧愁。诗人以鸟鸣象征生命的希望与活力,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在古代诗词中非常常见,反映了文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体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遥夜苦难明:长夜让人感到痛苦,因为黑暗无法看清一切。
    • 他洲日方午:而在别的地方,阳光正明媚,象征着希望与光明。
    • 一闻翰音啼:只要听到鸟儿的叫声。
    • 吾岂愁风雨:我又何必为风雨而忧愁呢?表达了对生活的豁达与洒脱。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黑夜与白昼的对比,突显内心的孤独及渴望。
    • 象征:翰音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希望,传达出一种安慰。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在困境中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强调了心灵的自由与自然的美好。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夜晚:象征孤独与困顿。
    • 日光:象征希望与光明。
    • 翰音: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美。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他洲”指的是哪里?

      • A. 本地
      • B. 其他地方
      • C. 海洋
    2. 诗人为何不愁风雨?

      • A. 因为有朋友陪伴
      • B. 因为听到鸟鸣
      • C. 因为已经适应
    3.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A. 绝望
      • B. 生活的乐观
      • C. 对未来的恐惧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夜泊牛津》同样描绘了夜晚的孤寂,但更多的是对家乡的思念;而文廷式则更关注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美好。两者虽然都在表现夜晚,却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文廷式评传》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杂曲歌辞。十二月乐辞。三月 黄头郎 代崔家送客 有所思 自昌谷到洛后门 贵主征行乐 马诗二十三首 其二十二 相和歌辞。塘上行 相和歌辞。神弦曲 塞下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俟河之清 韬光隐迹 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字头的字 牛字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责己以周,待人以约 自色 自行其是 大字旁的字 释劳 令出法随 百卉含英 烟火食 屮字旁的字 包含灰的成语 巧言不如直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