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48: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48:32
舟人祷福祀灵君,我有狂言愿彻闻。
借取重湖八百里,肄吾十万水犀军。
船夫在祈求灵神保佑,我有些狂妄的言语希望能被听到。
希望借用这广阔的洞庭湖,展现我那十万水军的豪情壮志。
“灵君”在中国文化中常常指代水神或地方神灵,舟人向其祷告表明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依赖。洞庭湖作为中国四大湖泊之一,历史上是许多水军的驻扎之地,象征着力量与雄心。
作者介绍:文廷式(约 1790-1855)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身处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的作品往往反映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抱负的追求。
创作背景:在清代末期,社会矛盾加剧,国家面临外忧内患,诗人在船上祈求灵神的保佑,体现出对安宁和国家强盛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舟人对灵神的祷告,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强大力量的向往。诗人用“狂言”来形容自己的志向,展示出一种不拘一格的个性和对自身理想的坚定追求。船与湖的结合,不仅展现了自然的浩瀚,更象征着人们在广阔天地中追求自由与壮志的精神。
诗中对洞庭湖的描绘,给人一种开阔的视野,仿佛能感受到水面波光粼粼、风起云涌的景象,既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也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特别是“十万水犀军”的提及,激发了人们对水军的想象,表达出诗人对力量的渴望与理想,充满了豪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如“十万水犀军”,增强了表达的力量感;同时,运用对仗的结构,使得诗句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对力量的渴望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舟人祈求的对象是?
A. 祖先
B. 灵君
C. 自然
D. 朋友
“十万水犀军”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无奈
B. 豪情壮志
C. 悲伤
D. 平静
诗人对洞庭湖的描绘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夸张
D. 对仗
答案:1-B, 2-B, 3-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同样表达了对自然壮丽的赞美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但其更多是通过个体的感受来展现,而文廷式的作品则融入了对社会大势的思考与对神灵的祈求,风格上更富有时代感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