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8:57: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8:57:35
《芰荷香(中秋)》
作者: 史浩 〔宋代〕
过横塘。见红妆翠盖,柄柄擎香。月娥有意,暮霭收尽银潢。一轮高挂,且放同千里清光。秋中气爽天凉。露凝玉臂,风拂云裳。老子通宵不忍睡,把青尊小酌,仍更思量。自家活计,幸有无限珍藏。大千世界,静极后普现十方。圆明不损毫芒。精神会处,独坐胡床。
走过横塘,看到红妆翠盖,手中提着香料。月亮的仙女似乎有意,傍晚的薄雾收尽了银色的光辉。一轮明月高挂,让它同千里清光一起洒下。秋天的气息清爽,天气也变得凉爽。露水凝聚在玉臂上,微风轻拂她的衣裳。我整夜不忍入睡,举起青瓷酒杯小酌,思绪不断。自己的生活,幸好有无尽的珍藏。大千世界,静谧之后,万象皆现。圆满的月亮不减毫光。此时此刻,独自坐在胡床上,心神恍惚。
“月娥有意”可能源于古代对月亮的浪漫化描绘,月亮常被视为女性化的象征。宋代的中秋节,月亮更是人们寄托思念的对象。
作者介绍:史浩,宋代诗人,以词风细腻、情感丰富而著称,本诗作于中秋节,体现了对月亮和秋天的赞美。
创作背景: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团圆与思念,诗中描绘的情景正契合这一主题。
《芰荷香》是一首描绘中秋景象的词作,诗人在清澈的夜晚,月光洒满大地,展现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诗的开头通过描写“横塘”的美丽景象,引入了诗人的思绪。红妆翠盖、月娥有意,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感悟与对生活的向往。接着,诗人描绘了秋天的气爽和夜晚的宁静,通过“露凝玉臂,风拂云裳”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柔和而迷人的氛围。
在后半部分,诗人更是以“老子通宵不忍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热爱。青尊小酌,既是对生活的一种享受,也是对内心思考的渴望。在“自家活计”中,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满足,暗示着在纷扰的世界中,内心的宁静与丰盈。最后的“独坐胡床”更是强调了诗人的孤独与深刻的思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感悟与思考,体现了浓厚的中秋节氛围与诗人内心的宁静之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人们在团圆节日时的情感寄托与内心的宁静。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景象主要是在哪个季节?
“月娥有意”中的“月娥”指的是?
诗人通宵不忍睡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