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细雨樵行》

时间: 2025-04-30 00:45:30

诗句

蛟人困卧寒潭底,帖波蒙蒙垂白绡。

波上女儿飞轻桡,逆流自与郎去樵。

风吹鬓发不及撩,鸦翅卷起虿尾翘。

浓缬罗带长绕腰,日暮下来吹短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45:30

原文展示

细雨樵行
作者: 梅尧臣〔宋代〕

蛟人困卧寒潭底,
帖波蒙蒙垂白绡。
波上女儿飞轻桡,
逆流自与郎去樵。
风吹鬓发不及撩,
鸦翅卷起虿尾翘。
浓缬罗带长绕腰,
日暮下来吹短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细雨中划船,逆流而上去找樵夫的情景。蛟龙在寒潭底下沉睡,水波轻轻荡漾,像是白绡飘垂。波上女子轻巧地划着小船,逆着水流前往樵夫的身边。微风拂动着她的发丝,鸦羽翻飞,像是虿尾一样翘起。她身上的彩带缠绕着腰肢,日暮时分,她轻声吹奏着短箫,仿佛在诉说着她的情感。

注释

字词注释

  • 蛟人:指水中的蛟龙,传说中的一种水生神兽。
  • 帖波:形容水波轻缓。
  • 白绡:指轻薄的白色绸子,形容水波的细腻。
  • 轻桡:轻巧的船桨。
  • 逆流自与郎去樵:逆着水流前往樵夫那里。
  • 鬓发:指头发的部分,通常指鬓角的发。
  • 鸦翅:形容像乌鸦的翅膀,形象生动。
  • 虿尾:指蜈蚣的尾巴,形容轻盈而有力量的动作。
  • 浓缬罗带:华丽的彩带。
  • 吹短箫:轻声吹奏短笛,表达情感。

典故解析: 本诗中虽无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事交织,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青山,北宋时期著名诗人。他以诗歌见长,尤其在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方面颇具特色。他的作品常常展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风格,强调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相对安定,文人对自然和生活的关注愈发增多。梅尧臣通过这一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人情的细腻描绘,反映了当时士人追求闲适生活的心态。

诗歌鉴赏

《细雨樵行》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美感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细雨中划船的情景,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又蕴含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开头“蛟人困卧寒潭底”,以神秘的蛟龙引入,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同时,“帖波蒙蒙垂白绡”则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雨中水波的迷蒙效果,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随着诗的展开,女子划船的情景跃然纸上,轻桨划水的动作与水波的轻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示出女子的灵动与坚韧。同时,逆流而上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她不畏艰难的勇气,也隐含了她对樵夫的深情厚谊。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构建了一个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

在情感表达上,诗中女子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她的轻盈与坚定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温柔的力量。最后,日暮时分的“吹短箫”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既有对生活的享受,也带有淡淡的忧伤,仿佛在诉说着一种不舍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蛟人困卧寒潭底:引入了神秘的蛟龙,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 帖波蒙蒙垂白绡:细腻描写水波的轻柔,营造出雨中的朦胧感。
  • 波上女儿飞轻桡:转入女子划船的场景,展现其灵动。
  • 逆流自与郎去樵:女子逆流而上,体现了她的勇敢与对樵夫的情感。
  • 风吹鬓发不及撩:微风吹动,增加诗的动感。
  • 鸦翅卷起虿尾翘: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动作的轻快与灵动。
  • 浓缬罗带长绕腰:华美的彩带勾勒出女子的美丽。
  • 日暮下来吹短箫:结尾处的音乐,寄托了情感的深远与不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帖波蒙蒙”以水波比作白绡,形象生动。
  • 拟人: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使整个场景更有生气。
  • 对仗:如“风吹鬓发不及撩”,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以及对情感的细腻描写。通过描绘女子在雨中划船的情景,展现出一种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执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神秘与力量。
  • :象征变幻与柔和。
  • 女儿:象征青春与活力。
  • :象征劳动与坚韧。
  • 短箫:象征情感的表达与音乐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蛟人”指的是: A. 一种鱼
    B. 神秘的蛟龙
    C. 一位樵夫
    D. 一位女子

  2. “日暮下来吹短箫”中的“短箫”象征: A. 劳动
    B. 爱情
    C. 音乐与情感
    D. 自然的美

  3. 诗中女子的行为是一种: A. 逃避
    B. 勇敢与坚韧
    C. 懦弱
    D. 无所事事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梅尧臣的《细雨樵行》更加注重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而白居易则通过草的生长象征离别与思念。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敏感,但在情感基调和表达手法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虞美人 秋夜共亦琴五妹望月 虞美人 余庆 虞美人 虞美人 虞美人 其二 闺恨 虞美人 虞美人 虞美人 临翔老照片山水,以画意出之 虞美人 虞美人 花盒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鱼子缬 六六鳞 龠字旁的字 齒字旁的字 一清二白 鬲字旁的字 笨嘴拙舌 世界语 刀光剑影 包含荣的成语 鼻字旁的字 包含许的词语有哪些 深山幽谷 恶语中伤 門字旁的字 不越雷池一步 包含塞的成语 暮来朝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