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1:4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1:49:03
惜春三首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前日看花心未足,
狂风暴雨忽无凭。
此身不及深溪水,
随得残红出武陵。
前几天我看花,心中仍觉得不够满足,
然而狂风暴雨突然来袭,让我无从依靠。
我的身体不如那深溪中的水,
随意漂流,带着残花离开武陵。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武陵”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一个理想化的隐居地,象征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诗中提到的“残红”则暗指春天的逝去和美好的事物终究会消逝。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子华,号青松,宋代著名诗人。他以写景抒情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感悟。梅尧臣的诗风清新雅致,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惜春三首》创作于梅尧臣对春天的景色和生命的思考中,反映了他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惋惜。诗写于春末,正是春花凋零之际,代表着诗人对春天美好瞬间的珍惜。
《惜春三首》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引发了读者对春天短暂美好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看花的经历,展现了自己内心的不满足和对狂风暴雨的无奈,表现出他对生活变迁的敏感和对自然美的珍惜。前两句“前日看花心未足,狂风暴雨忽无凭”,表达了诗人对春花的留恋,以及在外界力量面前的无力感。接下来两句“此身不及深溪水,随得残红出武陵”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随心所欲的情感,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事物的易逝。整首诗情感真挚,透过意象的描绘,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生命的反思,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春天的美好与短暂,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惜春三首》的作者是:
A. 陶渊明
B. 李白
C. 梅尧臣
D. 杜甫
诗中提到的“武陵”象征的是:
A. 贫穷
B. 理想中的隐居地
C. 战争
D. 城市化
“此身不及深溪水”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财富
B. 自由
C. 名声
D. 权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