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希深洛中冬夕道话有怀善慧大士因探得江字韵》

时间: 2025-04-29 16:53:55

诗句

彼有上人者,妙谈心所降。

达空知不二,观行本无双。

久阻飘花席,因思响雪窗。

社中虽得远,方外自非庞。

梦幻凭他劫,风尘厌此邦。

终期亲道树,何必忆重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53:55

原文展示

彼有上人者,妙谈心所降。
达空知不二,观行本无双。
久阻飘花席,因思响雪窗。
社中虽得远,方外自非庞。
梦幻凭他劫,风尘厌此邦。
终期亲道树,何必忆重江。


白话文翻译

这位高人,言谈间妙趣横生,
他深知空无,明白事物并非二元对立,
他观察世事,明白行走之道本无二致。
我在飘落的花瓣上久受阻碍,
因此思念那响亮的雪窗。
社交虽能远离尘世喧嚣,
但内心的宽广不在于外在的庞大。
梦幻只是凭借着时间的流逝,
我厌倦了世俗的风尘。
最终我期望能亲近道理的根源,
何必再怀念那重重的江水。


注释

  • 彼有上人者:指高人或智者。
  • 妙谈心所降:高人谈锋生动,令人心悦。
  • 达空知不二:理解空无的道理,知道万物并非对立。
  • 观行本无双:观察到的道理是相同的。
  • 飘花席:指春天的花瓣,象征轻盈的生活。
  • 响雪窗:指窗外雪落的声音,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社中:社交场合。
  • 重江:比喻往事或繁重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德融,号蕖隐,晚号梅溪,宋代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同时也擅长咏物抒怀。他的作品常以清新自然的风格、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而受到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冬季的晚上,诗人围绕高人哲理的思考,表达出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人通过对社会的观察与内心的反思,展现了他的哲学思考和情感世界。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意境深邃,融汇了哲学的探讨与生活的沉思。开篇提到“彼有上人者”,引出一位高人,诗人以此作为引子,展示了心灵的启迪与智慧的传递。接着通过“达空知不二”的句子,表达了对宇宙真理的领悟,强调了事物的统一性与相互联系。

诗中“久阻飘花席”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索。飘落的花瓣象征着短暂与无常,而“响雪窗”则营造了一种静谧、清冷的氛围,这种对比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反差与情感的复杂。

在后半部分,诗人承认社交的遥远与现实的无奈,表达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终期亲道树,何必忆重江”更是点明了诗人的追求,强调了对内心宁静与道理的渴望,摆脱了对过去的执念,突出了对未来的期盼。

整首诗通过清新自然的语言、深刻哲理的思考,以及丰富的情感层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彼有上人者:引入高人,暗示智者的存在。
  2. 妙谈心所降:高人言辞幽默,心灵的启迪。
  3. 达空知不二:强调空无的理解,世界的和谐。
  4. 观行本无双:行走的道理是统一的。
  5. 久阻飘花席:感受到生活的阻碍与困境。
  6. 因思响雪窗:自然的声音引发内心的回响。
  7. 社中虽得远:社交的远离,反映心灵的孤独。
  8. 方外自非庞:内心的宽广不在于外在的繁华。
  9. 梦幻凭他劫:梦幻只依赖时间的流逝。
  10. 风尘厌此邦:对尘世的厌倦与失望。
  11. 终期亲道树:最终希望能回归内心的真理。
  12. 何必忆重江:不再执念于沉重的过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飘花席”比喻生活的轻盈与短暂。
  • 对仗:如“梦幻凭他劫,风尘厌此邦”,增强诗的韵律感。
  • 象征:雪窗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思索。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智慧的追求和对尘世的反思,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上人:象征智慧与高深的哲理。
  • 飘花:象征短暂与无常。
  • 雪窗:象征宁静与思考。
  • 道树:象征真理与心灵的归宿。

文化内涵
这些意象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揭示了人生的短暂与对真理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上人”是指什么样的人?

    • A. 平凡人
    • B. 高人或智者
    • C. 朋友
  2. “达空知不二”的意思是?

    • A. 理解事物的对立
    • B. 理解空无的统一性
    • C. 只关注一面
  3. 诗人对社交的态度是?

    • A. 热衷于交朋友
    • B. 感到孤独和厌倦
    • C. 享受社交生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希深洛中冬夕道话有怀善慧大士因探得江字韵》与王维的《鹿柴》同为反映自然与内心情感的作品,但梅尧臣更注重哲理的探讨,而王维则倾向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两者的风格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梅尧臣研究》
  • 《宋代诗人集》

这些书籍可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梅尧臣及其作品的背景与价值。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叶士龙归竹林精舍 席间次水村主人韵 十叠 封邑 和警斋侍郎二首 四和 二月初七日寿溪十绝 挽陈常卿二首 书近事二首 题坡公赠郑介夫诗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見字旁的字 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端本澄源 错上加错 包含骚的词语有哪些 泥尘 岳父 巳字旁的字 譬犹 宿愆 小字头的字 惊心丧魄 齊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枇杷门巷 暮气沉沉 猥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