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6:1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6:19:01
飞雪满群山 至日早起,登北台看雪
作者:樊增祥 〔清代〕
绛鹤晨严,红麟朝爇,玉楼高不胜寒。
荔香欲动,梨花方酽,凤城约略春还。
北台双马耳,隔银海凭高试看。
汉宫卅六,飞琼弄玉,犹是在人间。
浑不似唐家平蔡日,又雾沈蛮峤,冰合鲸川。
洛阳城里,蓬门如水,何人唤起袁安。
且斟千日酒,为桥北梅花破颜。
夜来须记,瑶台月在群玉山。
清晨,瑟瑟的寒风中,绛色的鹤在天际飞翔,红色的麒麟在朝阳下奔腾,玉楼高耸,令人感到寒意刺骨。荔枝的香气即将飘散,梨花也刚刚飘落,凤城似乎隐约预示着春天的来临。站在北台,耳边传来双马的嘶鸣,隔着银色的大海,俯瞰远方的山川。汉宫中那三十六位仙女,飞舞的玉琼,仿佛仍在这人间游玩。
这景象与唐代的平蔡日大相径庭,雾气笼罩着蛮峤,冰雪封冻了鲸川。洛阳城中,蓬门静谧如水,谁能唤醒袁安呢?且让我斟满千日的美酒,来为桥北的梅花绽放欢颜。夜里还需记得,瑶台的月光洒落在群玉山上。
作者介绍
樊增祥,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风格常表现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与哲理思考,作品多体现出清新雅致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的某个冬日,诗人登高望远,借景抒怀,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间隐士生活的思考。诗中融入了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雪后的壮丽景象,以自然景物为切入点,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感悟。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通过对寒冷早晨的描写,突显了冬日的宁静与孤寂。开头的“绛鹤晨严,红麟朝爇”便以生动的形象展示了晨光中的生机,渗透着一种高远的情怀。
诗中提及“北台双马耳”,不仅是对景色的描绘,更是对高远理想的向往。诗人在此处登高望远,隔着银海,仿佛在思索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尤其在“汉宫卅六,飞琼弄玉”一句中,诗人通过古典意象,增强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随后的“浑不似唐家平蔡日”,则是对比,表现出对当下环境的失望与对往昔美好的怀念。
在尾声“且斟千日酒,为桥北梅花破颜”,诗人借酒抒怀,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整首诗不仅有着优美的意境,更蕴含了深邃的哲理,彰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自然美的赞美,对历史的追思,以及对人生的感悟。诗人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绛鹤”象征什么?
A. 高洁
B. 忍耐
C. 努力
D. 忍辱
“北台双马耳”指的是诗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
A. 安静
B. 高远
C. 寂寞
D. 忙碌
“且斟千日酒”中的“千日酒”象征什么?
A. 时间
B. 生命
C. 友情
D. 热爱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