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2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21:37
露下天坛秋月皎。閒来此豁舒襟抱。细拂冰弦,闲调玉轸,弹曲广陵仙操。思入冥冥尘虑扫。绕十指鹤鸣鸾啸。流水高山,子期何在,不见赏音人到。
在露水下的天坛,秋月显得格外明亮。我闲来无事,心胸开阔,放松自我。轻轻拨动冰冷的琴弦,随意弹奏着玉轸,演奏广陵的仙乐。思绪飘入无边的沉寂,尘世的烦恼也随之消散。指间旋律如同仙鹤鸣叫、凤凰啼唱。流水与高山相伴,钟子期你在哪里呢?我看不到赏音的人到来。
作者介绍:倪谦,明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中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常体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倪谦写《明月棹孤舟》时,正值秋天,夜晚的月色明亮,诗人感受到一种孤独而宁静的氛围,因而产生了抚琴的冲动。这首诗表现了他内心的孤寂与对知音的渴望,反映了明代士人的孤独情怀。
《明月棹孤舟》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诗,诗人在月下独自抚琴,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自我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孤独与对知音的思念。诗的开头“露下天坛秋月皎”,通过描绘明亮的月光和露水,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秋天的肃杀与诗人的孤独。接着,诗人用“闲来此豁舒襟抱”表达了他在这种环境中的放松与自在,似乎在逃避尘世的烦恼。
细腻的描写如“细拂冰弦,闲调玉轸”让人感受到音乐的清脆与灵动,琴音在夜空中回荡,带来一种超脱的美感。然而,随着思绪的深入,诗人却发现自己仍然在无边的孤寂中,渴望与知音的相聚。最后一句“子期何在,不见赏音人到”更是将孤独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知音的无尽思念与渴求。
整首诗以月下抚琴为主线,结合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思与对友谊的珍视。诗中清新优雅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交织,使其成为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抚琴的意象探讨了孤独、思念与对知音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子期”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诗人抚琴时的心境是什么样的?
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月棹孤舟》这首诗的情感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