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0:20: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0:20:26
原文展示:
桃花扇底歌声杳。愁多少。便觉道花阴闲了。因甚不归来,甚归来不早。满院飞花休要扫。待留与薄情知道。怕一似飞花,和春都老。
桃花扇子下的歌声已然消逝,愁苦不知多少。顿时感觉那花下的阴影变得空闲了。为何不早点回来?为何又耽搁到现在才回来?满院的飞花不要去打扫,留待那无情的人去知晓。怕是如同这些飞花一样,和春天一同老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词中的“桃花”可引申为春天的美好与爱情的脆弱,常见于古代文人笔下。诗中通过飞花意象,反映了人生如梦、时光易逝的主题。
作者介绍: 张炎,字仲明,号云溪,宋代诗人,擅长词作。其词风细腻、情感丰富,常表达个人的遭遇与感情,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势衰微、士人多有感伤之际,表达了词人对春天和爱情的思考,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
张炎的《珍珠令·桃花扇底歌声杳》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词作。词中以“桃花”作为引子,借助春天的美好与短暂,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开篇便以“歌声杳”引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愁多少”更是点明了内心的愁苦。随着词句的推进,词人对归来的期待与现实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情感。
“满院飞花休要扫”一句,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可奈何,飞花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在时光的推移中逐渐消失。通过这些意象,词人传递出一种对爱情的渴望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
整首词的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体现了宋词的细腻与婉约。张炎通过对春天与飞花的描绘,反映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使得这首词在抒情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爱情与生命短暂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在孤独中对过往美好的追忆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桃花扇底”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满院飞花休要扫”这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诗中“怕一似飞花,和春都老”表达了对什么的担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探讨了爱情的短暂与无奈,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张炎更加强调自然与人心的联系,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爱情的细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