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读介庵集题其上》

时间: 2025-05-01 03:06:04

诗句

风前旧揖青绮帔,老去今披古锦囊。

千古未忘图像拜,也知风骨类文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06:04

原文展示:

风前旧揖青绮帔,老去今披古锦囊。 千古未忘图像拜,也知风骨类文章。

白话文翻译:

在风前曾经向穿着青色绮罗披肩的人致敬,如今老去,却披上了古旧的锦囊。 千百年来未曾忘记对图像的敬拜,也知道其风骨与文章相似。

注释:

  • 青绮帔:青色的绮罗披肩,指华丽的服饰。
  • 古锦囊:古代文人用来装书或诗稿的锦制袋子,这里指文人的身份或作品。
  • 图像拜:对图像的敬拜,可能指对古代文人或其作品的敬仰。
  • 风骨:指作品的风格和气质,也指人的品格和气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可能是赵蕃在阅读某位前辈文人的集子后,对其作品和人格的敬仰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人的敬仰和对文学作品的推崇。通过“青绮帔”和“古锦囊”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文人的传承。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文人的服饰和文物的描述,表达了对前辈文人的敬仰和对文学传统的尊重。诗中的“青绮帔”和“古锦囊”不仅是物质文化的象征,也是文人身份和文学成就的象征。作者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绘,传达了对文学遗产的珍视和对文人风骨的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传统的继承和对文学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前旧揖青绮帔:在风前向穿着青色绮罗披肩的人致敬,表达了作者对前辈文人的敬仰。
  2. 老去今披古锦囊:如今老去,却披上了古旧的锦囊,暗示了作者对文学传统的继承。
  3. 千古未忘图像拜:千百年来未曾忘记对图像的敬拜,强调了对文学遗产的尊重。
  4. 也知风骨类文章:也知道其风骨与文章相似,赞美了文人的品格和作品的风格。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青绮帔”和“古锦囊”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文人的传承。
  • 象征:“青绮帔”和“古锦囊”象征着文人的身份和文学成就。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古代文人的敬仰和对文学传统的尊重。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文学遗产的珍视和对文人风骨的赞美。

意象分析:

  • 青绮帔:象征着文人的华丽服饰和身份。
  • 古锦囊:象征着文人的文学作品和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青绮帔”象征着什么? A. 文人的华丽服饰 B. 文人的文学作品 C. 文人的传承 D. 文人的品格

  2. 诗中的“古锦囊”象征着什么? A. 文人的华丽服饰 B. 文人的文学作品 C. 文人的传承 D. 文人的品格

  3. 诗中的“图像拜”指的是什么? A. 对图像的敬拜 B. 对文人的敬仰 C. 对文学传统的尊重 D. 对文学遗产的珍视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文学传统的尊重。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文学的热爱。

诗词对比:

  • 赵蕃《读介庵集题其上》与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文学传统的尊重和对文人的敬仰,但赵蕃的诗更注重对文物的描绘,而苏轼的诗更注重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赵蕃的诗歌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晨起 不食姑 泊舟呈灵晖 泊马公岭 别赵汝鬯黄中 夏日怀友 秋行 新凉 西湖观梅三首 太常乐章三十首 其一 皇帝南郊前一日朝飨太庙奏理安曲迎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擒治 音字旁的字 祠求 老莱娱亲 豆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巾字旁的字 露屑 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匸字旁的字 鳃盖 刺心刻骨 诓言诈语 孤家寡人 不揪不採 包含调的成语 子路 包含往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