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自咸平至太康鞍马间得十小诗寄怀晏叔原并问》

时间: 2025-07-30 20:41:23

诗句

红梅定自开,有酒无人对。

归时应好在,常恐风雨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20:41:23

原文展示:

红梅定自开,有酒无人对。归时应好在,常恐风雨晦。

白话文翻译:

红梅自然会盛开,但我却没有人可以对饮。归来时应该很美好,但我常常担心风雨会使一切变得模糊。

注释:

  • 红梅:指盛开的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 :这里是指有伴侣可以一起饮酒,表达孤独之感。
  • 归时应好在:归来的时候应该是美好的时候,有着优美的景色。
  • 常恐:常常担心,表达一种忧虑的心情。
  • 风雨晦:风雨使得景色变得模糊不清,象征着生活中的不顺和困扰。

典故解析: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品格,常常与孤独、坚韧的情感相结合。诗中提到的“酒”也常常在古代诗词中用来表达友情与欢乐,缺乏对饮的场景使得作者的孤寂感愈加明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以豪放、清新著称,常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黄庭坚的游历途中,表达了他在自然美景中的孤独感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诗写于咸平至太康的途中,正是诗人独自旅行、感慨生活的时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开篇以“红梅定自开”引入,梅花的盛开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美好,给人以温暖的感觉。然而随即转入“有酒无人对”,诗人感到孤独,尽管有酒,却无人共享。这样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在赏梅时的失落感,虽有美景,但缺乏分享的对象,使得美好的事物显得更加苍白。

而“归时应好在,常恐风雨晦”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归来的时候本应是快乐的,然而作者却时常担忧风雨会遮蔽美景,象征着生活中的不可预知与无常。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蕴含了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红梅定自开:梅花在春天自会开放,暗示自然的规律。
  2. 有酒无人对:尽管有酒,但无人共享,突出孤独的情感。
  3. 归时应好在:归来时应有美好的景色,表现对未来的期待。
  4. 常恐风雨晦:常常担心风雨会影响美好,表达对生活变化的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梅花与生命的坚韧相结合。
  • 对仗:如“有酒无人对”与“归时应好在”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联系起来,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表达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感受的对比,诗人展现了对生活中友情与美好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梅:代表坚韧与美好,象征孤独中自我坚持。
  • :象征友情与欢乐,缺乏分享的孤独感。
  • 风雨:代表生活中的不顺与变故,隐喻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

    • A. 牡丹
    • B. 红梅
    • C. 桃花
    • D. 菊花
  2. 诗人对饮酒的态度是?

    • A. 开心
    • B. 孤独
    • C. 忧虑
    • D. 无所谓
  3. 诗中常恐什么?

    • A. 太阳
    • B. 风雨
    • C. 雪
    • D. 雷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的诗:常常表达对社会的关心与对亲人的思念,与黄庭坚的孤独感形成对比。
  • 李白的诗:则多以豪放与洒脱的风格展现对生活的热爱,黄庭坚的诗则更显细腻与内省。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黄庭坚诗文集》

相关查询

谒茔 观插秧 壬子岁送方叔 赋鞏丈鹦鹉三首 和唐户 晨起 张致政挽章 送米与人 赋婺州察推厅悠然楼二首 余丞相薨长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点水的字 朝升暮合 纨褲子弟 明宫 抱瓮灌园 星驾席卷 林下高风 日字旁的字 瘦开头的成语 形影相附 志大才疏 斤字旁的字 雨字头的字 爵饧 飞景 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