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9:19
寄上叔父夷仲三首
作者:黄庭坚
少年有功翰墨林,中岁作吏几陆沈。
庖丁解牛妙世故,监市履狶知民心。
万里书来儿女瘦,十月山行冰雪深。
梦魂和月绕秦陇,汉节落毛何处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叔父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前两句表达了年轻时的成就与中年时的平庸,后两句则通过庖丁解牛的比喻,强调了生活中的世故与人情。接着,诗人写到万里书信传来,见到儿女瘦弱的样子,显示出对家庭的关心与忧虑。最后两句则回忆起与亲人共度的时光,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及对未来的不确定。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苏轼的好友,文学成就卓著,尤其以诗词和书法见长。他的诗风受到唐诗的影响,但又具个人的独特风格,常用细腻的生活描绘与深刻的情感表达相结合。
《寄上叔父夷仲三首》是黄庭坚在思念叔父的情感驱动下创作的,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家人的关爱。诗作成于宋代,那个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诗人用诗歌寄托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这首诗展现了黄庭坚深厚的文学功底与对生活的敏锐观察。首联以"少年有功翰墨林,中岁作吏几陆沈"开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人生从辉煌到平庸的变化,折射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接下来的"庖丁解牛"借用典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世故的理解与体会,展现了其对社会人情的洞察力。
"万里书来儿女瘦,十月山行冰雪深"则转向家庭,表现了诗人对家人的关心与思念。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忧虑与牵挂。最后,通过"梦魂和月绕秦陇,汉节落毛何处寻"两句,诗人将思绪引向历史的沉淀,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有对家庭和历史的思索,展现了黄庭坚作为一位诗人的深刻情感与哲思。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与家庭情感的描写,展现了黄庭坚对人生的思考与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在反映个人命运的同时,也传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还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黄庭坚的字是什么?
A. 子游
B. 鲁直
C. 子墨
诗中提到的"庖丁解牛"出自哪本书?
A. 《论语》
B. 《庄子》
C. 《史记》
诗中"万里书来儿女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工作的思考
B. 对儿女的关心
C. 对朋友的怀念
黄庭坚 vs. 苏轼
黄庭坚的诗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活的观察,而苏轼的诗则多了些豪放与旷达;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