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萧巽葛敏修二学子和予食笋诗次韵答之二首》

时间: 2025-05-02 13:15:18

诗句

北馔厌羊酪,南庖丰笋菜。

自北初落南,几为儿所卖。

习知价廉平,百态事烹宰。

盐曦枯腊瘦,蜜渍真味坏。

就根煨茁美,岂念炮烙债。

咀吞千亩余,胸次不虿芥。

二妙各能诗,才名动江介。

诗论多佳句,脍炙甘我嘬。

因君思养竹,万籁听秋噫。

从此缮藩篱,下令禁渔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5:18

原文展示:

萧巽葛敏修二学子和予食笋诗次韵答之二首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北馔厌羊酪,南庖丰笋菜。
自北初落南,几为儿所卖。
习知价廉平,百态事烹宰。
盐曦枯腊瘦,蜜渍真味坏。
就根煨茁美,岂念炮烙债。
咀吞千亩余,胸次不虿芥。
二妙各能诗,才名动江介。
诗论多佳句,脍炙甘我嘬。
因君思养竹,万籁听秋噫。
从此缮藩篱,下令禁渔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北方的食物让我厌倦了羊肉和奶酪,南方的厨房则充满了鲜美的竹笋菜。刚从北方来到南方,许多竹笋被孩子们卖掉。了解了这竹笋的便宜和美味,各种烹饪方法都能让它变得美味可口。经过盐腌、晾晒的腊肉虽然瘦,却失去了原来的美味。将竹笋根部煨烤至美味,哪里还会想到那些炭火的债务。咀嚼着千亩竹林的美味,我心中没有一点的芥蒂。这二位才子各有诗才,声名远播于江湖。关于诗的讨论中佳句频出,令人回味无穷。因你让我想到养竹,听着秋天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从今往后我要修缮篱笆,禁止渔猎和采摘。

注释:

  • 北馔:北方的膳食。
  • 羊酪:羊肉和奶酪,指北方的食物。
  • 南庖:南方的厨房。
  • 几为儿所卖:多少竹笋都是孩子们卖的。
  • 习知:习惯知道。
  • 百态事烹宰:各种各样的烹饪方式。
  • 盐曦:盐腌过的。
  • 炮烙债:指用火烤制的债务,形容成本。
  • 胸次不虿芥:心中没有任何芥蒂。
  • 二妙各能诗:指两位诗人各有自己的诗才。
  • 脍炙甘我嘬:美味的句子让我回味无穷。
  • 缮藩篱:修缮篱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江西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文学批评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以小见大,体现了高远的情怀和深入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应是诗人在与友人聚会时,借竹笋之事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及对诗友的赞美。竹笋在南方是一种常见的食材,诗中通过竹笋引出对南北饮食文化的思考,同时表达了对友人诗才的钦佩。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萧巽葛敏修二学子和予食笋诗次韵答之二首》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情怀的诗作。诗中以竹笋为主线,表现了诗人对南方食物的赞美,以及对北方饮食的厌倦,反映了南北饮食文化的差异。诗人在描绘竹笋的美味时,深入探讨了烹饪的技艺与经济价值,展示出他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思考。诗的最后一句“从此缮藩篱,下令禁渔采”,更是从对竹笋的珍重引申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尊重和对友人的关心。这不仅是一首美食诗,更是对生活哲学的思考,体现了黄庭坚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北馔厌羊酪:表达对北方食物的厌倦,直接引入主题。
  2. 南庖丰笋菜:转向南方,强调南方的美味竹笋。
  3. 自北初落南,几为儿所卖:描述竹笋从北方到南方的过程,以及在南方的普遍。
  4. 习知价廉平,百态事烹宰:说明竹笋的经济实惠和多样的烹饪方式。
  5. 盐曦枯腊瘦,蜜渍真味坏:对比其他食材的失味,突显竹笋的独特美味。
  6. 就根煨茁美,岂念炮烙债:强调竹笋根的美味,消费竹笋的快乐。
  7. 咀吞千亩余,胸次不虿芥:表达对竹笋的热爱,心中无怨。
  8. 二妙各能诗,才名动江介:赞美两位年轻诗人的才华。
  9. 诗论多佳句,脍炙甘我嘬:表达对诗歌的欣赏与享受。
  10. 因君思养竹,万籁听秋噫:因友人的启发,感受到养竹的乐趣。
  11. 从此缮藩篱,下令禁渔采:表态要保护竹林,呼吁珍惜自然。

修辞手法

  • 对比:北方食物与南方竹笋的对比,突出竹笋的美味。
  • 比喻:用“炮烙债”比喻竹笋的烹饪过程。
  • 排比:多种烹饪方式的列举,表现竹笋的多样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竹笋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赞赏,传达出珍惜自然资源和生活美好的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笋:象征自然的美味与纯朴,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羊肉、奶酪:象征北方的饮食文化,反映出地域差异。
  • 秋音:象征宁静与思考,引发对自然的深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方美食是什么?

    • A. 羊肉
    • B. 竹笋
    • C. 奶酪
    • D. 鱼
  2. 诗人对北方饮食的态度是?

    • A. 喜欢
    • B. 厌倦
    • C. 中立
    • D. 向往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 A. 养竹的乐趣
    • B. 禁止渔猎
    • C. 赞美朋友
    • D. 享受美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黄庭坚《萧巽葛敏修二学子和予食笋诗次韵答之二首》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物,但黄庭坚更强调食物的美味和生活的享受,而白居易则更多关注离愁别绪,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黄庭坚诗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 雁门道中书所见 一井金 杏花杂诗八首 其二 短日 感事 清平乐 罢镇平归西山草堂 南柯子·画扇香微远 南乡子 江城子·杏花开过雪成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并的成语 共枝别干 相面 佥妻 包含蕴的成语 帝王 邑字旁的字 虎字头的字 丶字旁的字 宁可清贫,不可浊富 龝字旁的字 零敲碎受 盈帙满笥 文阵雄帅 共相 强不凌弱 大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