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午日谒屈贾二先生祠有感而赋岁嘉靖甲寅也 其一》

时间: 2025-04-26 10:34:13

诗句

去国已多恨,况乃宗将颓。

大夫成自放,渔父谩相猜。

白雨沉沙没,清风激浪回。

独怜馀诛草,空作楚骚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4:13

午日谒屈贾二先生祠有感而赋岁嘉靖甲寅也 其一

作者: 陈一松 〔明代〕


原文展示:

去国已多恨,况乃宗将颓。
大夫成自放,渔父谩相猜。
白雨沉沙没,清风激浪回。
独怜馀诛草,空作楚骚裁。


白话文翻译:

离开自己的国家已经有了许多的遗憾,更何况宗族也将衰败。
士大夫们随意放纵自己的行为,渔民们却无端地相互猜忌。
倾盆大雨将沙土淹没,清风却又激起了浪涛。
我独自怜惜那些残余的草木,徒然仿佛在裁剪《楚骚》一样。


注释:

  • 去国: 离开自己的国家。
  • 多恨: 产生了许多遗憾与悲伤。
  • 宗将颓: 宗族即将衰败。
  • 大夫: 指士大夫阶层。
  • 成自放: 变得随意放纵。
  • 渔父: 渔民,一种隐喻。
  • 谩相猜: 无端地相互猜忌。
  • 白雨沉沙没: 大雨淹没了沙土。
  • 清风激浪回: 清风又把波浪激起。
  • 独怜: 单独怜惜。
  • 馀诛草: 残余的草木。
  • 楚骚: 指屈原的《离骚》,表达情感与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陈一松,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作品以情感深沉、意境优美著称。他的诗常常反映个人的遭遇与社会的动荡。
  •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嘉靖年间,正值明朝中期,国家政治腐败、士人失志,社会矛盾凸显,诗人以此表达对国家和宗族衰败的忧虑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离别、衰败与自然景象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对社会状况的思考。开头两句以“去国已多恨,况乃宗将颓”揭示了诗人离开故国后的怅惘与对宗族衰败的忧虑,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感慨。

中间两句“白雨沉沙没,清风激浪回”,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象征着社会的动荡与不安,表现出诗人对周遭环境的敏感。最后一句“独怜馀诛草,空作楚骚裁”,则带有一种无奈与自怜的情感,诗人虽感慨自身处境,但仍抱有对文化传承的执着,尽管这种努力似乎徒劳无功。

整首诗意境深邃,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个人与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去国已多恨: 离开故国后,内心的悲伤与遗憾已积累很多。
    2. 况乃宗将颓: 更加悲伤的是,自己的宗族也在衰败。
    3. 大夫成自放: 士人们已放纵自我,不再有责任感。
    4. 渔父谩相猜: 渔民之间却相互猜忌,社会关系紧张。
    5. 白雨沉沙没: 大雨来临,淹没了沙土,象征着动乱与无常。
    6. 清风激浪回: 清风又带起了波浪,象征着希望与变化。
    7. 独怜馀诛草: 诗人对残余草木的怜惜,象征对文化的珍视。
    8. 空作楚骚裁: 诗人虽有创作,但感到无力,仿佛在徒劳地编织离骚。
  • 修辞手法:

    • 对比: 诗中自然景象与社会现实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 自然景象象征社会动荡,草木象征文化传承。
    • 拟人: 清风激浪,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故国与宗族衰败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与社会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文化传承的执着与无奈。


意象分析:

  • : 象征着个人的根与归属。
  • 宗族: 代表着家族的荣光与责任。
  • 白雨: 象征着外部环境的动荡与冲击。
  • 清风: 代表着希望与生机。
  • 草木: 象征着文化与历史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去国已多恨”的意思是:
    A. 离开故国感到愉快
    B. 离开故国感到遗憾
    C. 离开故国感到无所谓
    D. 离开故国感到骄傲

  2. “白雨沉沙没”中的“白雨”象征着:
    A. 和平
    B. 动荡
    C. 喜悦
    D. 安宁

  3. 诗中提到的“楚骚”是指:
    A. 一种历史事件
    B. 一部古代诗歌
    C. 一位历史人物
    D. 一种文化现象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 唐代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 《念奴娇·赤壁怀古》: 同样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个人命运的思考,但苏轼更多地展现了豪情壮志。
  • 《登高》: 杜甫在其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个人的孤独,风格与陈一松的作品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选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屈原与《离骚》研究》

这些参考资料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此诗及其作者。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中秋口号 春日偶题呈上尚书丈丈 题汤泉二首 宁浦书事六首 其三 霅上感怀 木兰花·秋容老尽芙蓉院 玉楼春(集句) 和王定国 寄李公择郎中 光华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鬼字旁的字 名门望族 托管 封妻荫子 两可之言 隹字旁的字 无字旁的字 局迫 慈奬 文通武达 烟态 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瓦字旁的字 蒙恩被德 彑字旁的字 包含砻的词语有哪些 料峭春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