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1:17
送通守赵积中朝议请祠归天台
——范成大
城头千峰青绕屋,
城下滩流三百曲。
谁云逼仄复逼仄,
尚有高轩肯来辱。
红梅花下两芳春,
春风惠和如主人。
抢攘尘土簿书里,
见此缫籍天球温。
厚禄故人车结辙,
掉头独泛清溪月。
不从世外得超然,
世间谁肯如公决。
生平我亦一沙鸥,
苇白芦黄今正秋。
送公使我归思动,
破烟冲雨忆扁舟。
明年想见东山起,
我亦煎茶石桥水。
道逢蓑笠把渔竿,
即是马曹狂掾史。
这首诗描绘了城头青山环绕,城下水流曲折的美丽景象,诗人感叹即使环境逼仄,依然有高人愿意前来。红梅花下,春风和煦,仿佛主人般的温暖。书卷上的尘土与天球上的缫丝相映成趣,曾经的好友在车辙中留下厚重的足迹,自己却独自荡舟在清澈的月光下。诗人反思世间的超然境界,感慨没有谁如同公一样决然。回首往昔,自己也曾是一只沙鸥,如今在白芦黄的秋天中。送别之际,思绪万千,想起破烟冲雨的扁舟。明年希望能在东山再见,自己也会在石桥煎茶。偶遇蓑衣渔夫,恍若再见马曹的狂放与历史。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涧田,宋代诗人,文学家,擅长诗、词、文,尤以山水诗闻名。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这首诗写于范成大为送别友人赵积中时,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对超然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范成大的《送通守赵积中朝议请祠归天台》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际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城头山川与城下水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曲折与高远。诗的开头便以“城头千峰青绕屋,城下滩流三百曲”引入,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山水相间的美丽画卷,透出一种宁静而又悠远的气氛。
诗中多次提及“春风”、“红梅”这些意象,展现了生机与温暖,象征着友谊如春风般温暖人心。而“抢攘尘土簿书里”则暗示了尘世的繁杂与喧嚣,形成了对比,使得后面的清溪月显得更加清幽与超然。从诗的后半部分来看,诗人对友人的送别充满了感慨,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之情。尤其是“我亦煎茶石桥水”的句子,表现出诗人向往的恬淡生活,传达了对未来重聚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友谊的珍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超然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中描绘的城下是什么样的景象?
诗人自比为“沙鸥”,意在表达什么?
诗中提到的“厚禄故人”,是指什么?
以上是对《送通守赵积中朝议请祠归天台》的详细解析与介绍,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优美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