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59: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59:29
次韵宏道游三官院园时余往辟廱不果往
——葛胜仲 〔宋代〕
晚携胜友共扬镳,应厌家鬟捻紫箫。
逮得暇时能有几,每逢佳处且相邀。
大夫高挹髯龙操,公子閒窥白雁标。
独恨抗尘乖寄赏,偶飞轻盖四门桥。
我傍晚时分与好友乘马出游,想必是厌倦了家中女子的紫箫声。
闲暇时光能有多少呢,每当遇到美好的地方就邀请彼此。
高官大夫高高在上,公子们悠闲地看着白雁飞翔。
我独自感到遗憾,无法在尘世中寄情于此,偶尔乘轻舟在四门桥上飘荡。
葛胜仲,宋代诗人,生于动乱的时代,生活在北宋末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人际交往,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这首诗写于一次与朋友的游玩中,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某种厌倦。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共游的快乐场景,表达了对友情与自然的热爱。开篇即以“晚携胜友共扬镳”引出主题,展现了诗人在游玩的惬意心情。诗中“应厌家鬟捻紫箫”,表达了诗人对家中单调生活的厌倦,反衬出外出游玩的新鲜感。
“逮得暇时能有几,每逢佳处且相邀”的句子,传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通过“高挹髯龙操”和“公子閒窥白雁标”,诗人勾画出一幅高雅的社交场景,表现了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独恨抗尘乖寄赏,偶飞轻盖四门桥”,则流露出一丝无奈与遗憾,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抵抗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在轻快的笔调中蕴含了对人生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提到的“胜友”指的是什么?
A. 朋友
B. 侍女
C. 家人
“应厌家鬟捻紫箫”中的“紫箫”代表了什么?
A. 家庭的快乐
B. 单调的生活
C. 朋友的陪伴
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是?
A. 喜悦
B. 厌倦
C. 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