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3:0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03:54
古来同病总相怜,不似今人见眼前。
且随浮俗贪趋世,肯料寒灰亦重燃。
这首诗表达了古往今来,处于相同境遇的人总是彼此怜惜,不像今天的人只看眼前的利益。我们应当顺应时代的潮流,去追求世俗的繁荣,但又有谁能想到在这冷清的灰烬中,仍然有重燃希望的可能呢?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同病相怜”这一表达在古代文学中常见,强调同情与共鸣的情感,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马云奇,唐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与对人情冷暖的感悟。
此诗创作于一个社会风气浮躁的时期,诗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淡漠,借古人的情谊激发对当下社会的思考,表达对人们只关注眼前利益的失望。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人际关系的变化及社会风气的浮躁。诗的开头“古来同病总相怜”,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延续和共情的传统,诗人通过对比,反映出当今人们的冷漠与自私。而“且随浮俗贪趋世”,则直指当代社会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显示出一种对现实的不满与批判。最后一句“肯料寒灰亦重燃”,在绝望中透出一丝希望,暗示即使在困境中,也可能有重生的机会,给予读者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这种情感的转折让整首诗更具深度,令人深思。
诗歌传达了对古人情感的怀念与对现代人冷漠的批判,表达了对人情世故的深刻反思和对希望的渴望。
诗中提到“古来同病总相怜”,指的是:
A. 古人相互帮助
B. 古人与今人相同
C. 古人与今人关系冷漠
诗人对现代社会的态度是:
A. 赞同
B. 失望
C. 无所谓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人际情感的重视,但马云奇更侧重于对社会风气的批判,而王维则更强调友情的珍贵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