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3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37:55
岭海何须出涕行,胜于寒疾困心旌。
儒生不少当为事,抵掌如闻叹息声。
在岭南和海边,不必因离别而流泪,
比起寒冷的疾病,更使心中烦扰。
儒生们不少应当有所作为,
拍手相击似乎能听到叹息的声响。
沈在廷,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活跃于清朝中期,著有诗文,风格多样,尤以古诗见长。他的作品常常反映社会时事与个人情感,关注历史与人生。
此诗创作于沈在廷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慨之际,正值社会动荡与思想变革的时期,儒生作为知识分子的代表,面临着自我价值与社会责任的冲突。
这首诗通过描绘岭南和海边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感伤与对内心痛苦的反思。开头两句以岭海为背景,巧妙地将自然与情感相结合,显示出一种不必要因离别而流泪的态度,反映出诗人对人生苦难的深刻理解。诗中提到的“寒疾”不仅是生理上的疾病,更象征着精神上的困扰,使人倍感沉重。在后两句中,沈在廷提到儒生应有所作为,强调了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表明在困境中仍应努力奋斗,发出拍手的声音仿佛在呼应那些对现实无奈的叹息,表现出一种无力感与期望的矛盾。
全诗表达了知识分子在面对离别与困扰时,既有对人生苦难的感慨,也有对责任与使命的反思,强调在苦难中仍应努力追求有所作为的精神。
诗中“岭海”指的是哪个地区?
A. 北方地区
B. 岭南和海边
C. 中原地区
“寒疾”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生理疾病
B. 精神困扰
C. 社会问题
诗人对儒生的态度是?
A. 否定
B. 鼓励
C. 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