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李穆归淮南》

时间: 2025-07-29 08:49:23

诗句

扬州春草新年绿,未去先愁去不归。

淮水问君来早晚,老人偏畏过芳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8:49:23

原文展示:

送李穆归淮南
作者:刘长卿 〔唐代〕
扬州春草新年绿,
未去先愁去不归。
淮水问君来早晚,
老人偏畏过芳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扬州的春草在新年的时候变得郁郁葱葱,然而我在即将离去的时候却感到先要愁苦,担心你再也不回来。淮水在问你何时会来,而那位老人却偏偏害怕错过这春天的美好时光。

注释:

  • 扬州: 这里指的是扬州市,因其春天草木繁盛而闻名。
  • 春草: 春天的新草,象征新生和希望。
  • 愁去不归: 表达了离别的忧伤和对未来不归的担忧。
  • 淮水: 指淮河,是当地重要的水系,象征着思念和交流。
  • 老人: 可能象征着长者对春天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恐惧。

典故解析:

“未去先愁”暗含了离别的无奈与忧伤,常见于古代诗词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内心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字彦升,号白云,唐代诗人,曾任官职,擅长写山水田园诗,作品有清新自然的特色。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李穆即将返回淮南之际,反映了诗人与李穆之间的深厚情谊,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惆怅。

诗歌鉴赏:

《送李穆归淮南》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切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诗的开篇以“扬州春草新年绿”引入,春天的生机勃勃与即将离别的愁绪形成鲜明对比。春草的丰盛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未去先愁去不归”则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忧伤和对未来不再相聚的担忧。接着,淮水的问候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友人归期的期待与关心。最后一句“老人偏畏过芳菲”则更为深刻,表现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令人感到深深的惆怅。这首诗通过自然与情感的结合,展现了唐代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扬州春草新年绿”:描绘了扬州春天的景象,生机勃勃,象征着希望与生长。
    • “未去先愁去不归”:表达了对即将离去的朋友的忧虑,担心他不再回来。
    • “淮水问君来早晚”:用淮水的声音象征着对朋友的期盼,渴望知道他的归期。
    • “老人偏畏过芳菲”:老人对春天的珍惜,反映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暗含人生的无常。
  • 修辞手法:

    • 比喻:例如“淮水问君”,将水拟人化,表现出思念之情。
    • 对仗:诗句之间的意境相对,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春草与愁苦的对立。
  • 主题思想: 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表达离别的愁苦,传达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珍惜当下的思想。

意象分析:

  • 春草:象征着生命与希望,代表春天的生机。
  • 淮水:象征着思念与交流,承载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 老人:象征着智慧与珍惜,反映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扬州春草新年绿”意指什么?

    • A. 春天的草木茂盛
    • B. 秋天的落叶
    • C. 夏天的炎热
  2. “未去先愁去不归”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快
    • B. 忧伤
    • C. 平静
  3. 诗中的“老人”象征什么?

    • A. 年轻
    • B. 经验与智慧
    • C. 胆怯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骆宾王《在狱咏蝉》

诗词对比:
可以将刘长卿的《送李穆归淮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对比,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情相结合,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行客 立春 代赋后苑赏花钓鱼 章靖冯公哀词 新竹 到官三岁四首 禁中垂柳 晚归僦庑 清明 送吕太初法曹之许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馥郁 醋味 日月不可逾 嫌弃 尢字旁的字 气字旁的字 包含雅的成语 桀傲不驯 米字旁的字 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雒的词语有哪些 龝字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放虎归山 物是人非 袅袅余音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 顶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