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奉和杜相公新移长兴宅,呈元相公》

时间: 2025-05-04 10:08:48

诗句

间世生贤宰,同心奉至尊。

功高开北第,机静灌中园。

入并蝉冠影,归分骑士喧。

窗闻汉宫漏,家识杜陵源。

献替常焚藁,优闲独对萱。

花香逐荀令,草色对王孙。

有地先开阁,何人不扫门。

江湖难自退,明主托元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08:48

原文展示:

奉和杜相公新移长兴宅,呈元相公
作者:刘长卿 〔唐代〕

间世生贤宰,同心奉至尊。
功高开北第,机静灌中园。
入并蝉冠影,归分骑士喧。
窗闻汉宫漏,家识杜陵源。
献替常焚藁,优闲独对萱。
花香逐荀令,草色对王孙。
有地先开阁,何人不扫门。
江湖难自退,明主托元元。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时代,贤明的宰相诞生了,他和我们一起心系至尊的皇帝。
他的功绩高大,开创了北边的宫殿,静谧的园中滋养着各种植物。
进入这里,蝉鸣的影子交织着,骑士们的喧闹声也在归来。
窗边可以听到汉宫的漏声,心中自然明了杜陵的源头。
献祭时常焚烧稻草,闲适的时光独自对着萱草。
花香随荀令飘散,草色与王孙对映。
有了这个地方,首先修建阁楼,谁不愿意来扫门?
江湖之事难以自我退却,明主把重任托付给元元。

注释:

  • 间世:指在这个时代。
  • 贤宰:贤明的宰相。
  • 至尊:指皇帝。
  • 功高:指有卓越的贡献。
  • 机静:指环境清幽。
  • 蝉冠影:蝉的影子,象征夏季的宁静。
  • 汉宫漏:指古代宫廷的漏水声,暗示历史的悠长。
  • 杜陵源:杜甫的故乡,象征着文化的传承。
  • 献替:指献祭的替代品。
  • 优闲独对萱:悠闲地独自面对萱草,象征闲适的生活。
  • 荀令、王孙:指古代文人,代表文化的传承。
  • 江湖:指社会、人生的纷扰。
  • 明主托元元:明主将重任托付给贤良之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约709年-约785年),字白,号东皋,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情感,擅长描写山水田园,常以细腻的笔触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和谐。

创作背景:

此诗是刘长卿为杜相公(杜甫的好友)新迁入长兴宅而作,旨在表达对贤明宰相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结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反映了当时政治的清明与个人的理想。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新宅的环境与生活,展现了作者心中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通过“贤宰”和“至尊”的对比,设定了背景,突显出宰相的贤明和皇帝的伟大。

在描写环境时,“功高开北第,机静灌中园”,展现了诗人眼中的宁静与和谐。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的美好,也暗含了宰相的政绩与治理之道。接下来的“入并蝉冠影,归分骑士喧”,则通过蝉的宁静与骑士的喧闹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生活的多样性。

诗中提到的“窗闻汉宫漏”与“家识杜陵源”,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此处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描写,也隐含着对前贤的怀念与敬仰。而“献替常焚藁,优闲独对萱”,则体现了诗人对简单闲适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他对世俗纷扰的逃避。

整首诗在描写中充满了哲理,既有对现实的观察,也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现出诗人深邃的思考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间世生贤宰:当今社会出现了贤明的宰相。
  2. 同心奉至尊:他与我们同心协力奉献给皇帝。
  3. 功高开北第:他的功绩高大,开创了北边的宫殿。
  4. 机静灌中园:环境宁静,园中植物得以滋养。
  5. 入并蝉冠影:进入此地,蝉鸣的影子交织。
  6. 归分骑士喧:骑士们归来时喧闹声四起。
  7. 窗闻汉宫漏:窗边能听到汉宫的漏水声。
  8. 家识杜陵源:心中自然明了杜陵的源头。
  9. 献替常焚藁:献祭时常焚烧稻草。
  10. 优闲独对萱:悠闲地独自面对萱草。
  11. 花香逐荀令:花香随荀令飘散。
  12. 草色对王孙:草色与王孙相映。
  13. 有地先开阁:有了这个地方,首先修建阁楼。
  14. 何人不扫门:谁不愿意来扫门?
  15. 江湖难自退:江湖之事难以自我退却。
  16. 明主托元元:明主将重任托付给贤良之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环境的宁静比作理想的生活状态。
  • 对仗:如“蝉冠影”和“骑士喧”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诗的韵律感。
  • 象征:窗边的漏声象征着历史的回响,萱草象征着闲适生活。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贤明宰相的德行与期望,以自然景色反映出诗人的追求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宁静与喧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展示了诗人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夏季的宁静与生命的循环。
  • 汉宫漏:历史的象征,代表古代文化的延续。
  • 萱草:象征闲适与安宁的生活。
  • 花香、草色:自然的美好,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贤宰”指的是谁?

    • A) 皇帝
    • B) 宰相
    • C) 诗人
  2. “窗闻汉宫漏”中的“汉宫”象征什么?

    • A) 诗人的家
    • B) 古代的文化
    • C) 自然环境
  3. 诗中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什么?

    • A) 追求名利
    • B) 向往闲适
    • C) 对抗现实

答案:

  1. B) 宰相
  2. B) 古代的文化
  3. B) 向往闲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鹳雀楼》王之涣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描写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但更强调了视野的开阔与豪情。
  • 杜甫《春望》:通过对国家的忧虑与对个人生活的反思,表现出深沉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刘长卿诗文集》

相关查询

赠樊会公 忆昔 红桥 拜明孝陵 送驾至淮上恭赋 送牧堂上人游五台 北固山看大江 折桂令·问秦淮 题圭峰下长孙家林亭 公子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齿字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谗舌 妄言妄听 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各打五十大板 膏腴 蜡盘 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鈇砧 王字旁的字 田字旁的字 知之非难,行之不易 旡字旁的字 上天要价,落地还钱 玄寺 姑置勿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