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6:3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6:37:19
琐窗寒
文廷式 〔清代〕
暑绤延凉,霜蓬点水,暮吴朝楚。
閒汀沙鹭。识我惯行羁旅。
响惊飙檐铁夜鸣,怨虫败壁声更苦。
怪素娥凄敛,深宵不放,一痕光吐。
酒所。看今古。对斗柄芒寒,满江清露。
琵琶自语,谁似当年白傅。
倚危阑愁见浪花,海云正起郎勿渡。
且淹留独玩屏风,九叠朱凤舞。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冬交替的夜晚,诗人感受到凉意袭来,仿佛在秋天的氛围中与往日的回忆相交织。诗人听到了雨打屋檐的声音,和虫鸣声中夹杂着一丝哀怨。此时的月光透过窗户,照亮了室内。诗人想起了往昔的岁月,感慨时光的流逝。面对寒冷的斗柄,江面上满是露水,似乎在提醒着他曾经的美好时光。诗中提到的琵琶自语,令人想起昔日的白傅,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最后,诗人倚在栏杆上,看着海浪翻涌,心中愁绪满满,决定不再渡过这片水域,只是静静地享受眼前的景象。
文廷式,清代诗人,字佩弦,号清溪,擅长诗词,风格清新,情感细腻。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琐窗寒》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以个人的情感为出发点,反映了对自然的感悟与对往事的追忆,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琐窗寒》是一首充满了秋冬交替的氛围与深厚情感的诗作。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深切怀念。开篇的“暑绤延凉”通过对天气的描写,立即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凉意袭人的环境中,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及人生的无常。诗中提到的“响惊飙檐铁夜鸣”,不仅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也暗示了内心的烦躁和思绪的纷乱。
诗歌的情感基调在“琵琶自语,谁似当年白傅”中达到了顶点,诗人通过琵琶这一意象,传递出对过往岁月的深切怀念与无奈。白傅的提及,不仅是对诗人身份的自我认同,更是对那个时代的诗人情怀的呼唤。整首诗以“倚危阑愁见浪花”结束,诗人选择不再渡水,似乎在对内心的挣扎与外界的隔绝中,寻找一种宁静与解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孤独的深刻体会,以及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展现了清代文人的忧郁情怀。
诗中提到的“白傅”指的是哪位诗人?
“响惊飙檐铁夜鸣”中“飙檐”指的是什么?
“倚危阑愁见浪花”中的“危阑”意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