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3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36:03
游子喜乡远,非吾忆归庐。
谁知奔他山,自欲早旋车。
朝赏暮已足,图归愿无馀。
当期附鹏翼,未偶方踌躇。
游子对远方的家乡感到欢喜,却并不想念归家的小屋。
谁能知道我奔波于他方,心中只想早日返回?
早上欣赏美景,晚上也已足够,
我只希望能早日归家,但愿望却仍然未能实现。
希望能够借助大鹏的翅膀飞回,却仍然犹豫不决。
贾岛,唐代诗人,生于685年,卒于762年,字阮籍,号宗椿,晚号云溪。贾岛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而著称,尤其擅长于五言绝句与古体诗,作品多表现对人生、自然的思考。
《游子》创作于贾岛流亡生涯的某个时期,体现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归家的渴望。在唐代,由于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许多文人都经历了离乡背井的生活。
《游子》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诗人在游子这个身份的映衬下,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开篇“游子喜乡远”一句,通过对“乡”的描述,传达出游子在外游历的愉悦,但随即转折为“不忆归庐”,显示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接下来的“谁知奔他山”则透露出游子的孤独和对归家的迫切渴望。诗中“朝赏暮已足”展示了游子在外的无尽风光,然而“图归愿无馀”却又反映出他内心深处的归属感缺失。最后一句“当期附鹏翼,未偶方踌躇”以大鹏鸟的象征,表现了对自由与归宿的追求,意象深远而富有哲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深刻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向往与对归途的渴望,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游子的视角,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归家的渴望,以及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无奈,反映了人在外漂泊时的内心挣扎与对理想归宿的追寻。
诗中“游子喜乡远”表达了游子的什么情感?
“朝赏暮已足”中“已足”意指:
诗中的“鹏翼”象征什么?
王维的《送别》同样表达了离别与思念,情感上更为细腻,而贾岛的《游子》则通过游子的身份展现了更强烈的归乡愿望。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在情感表达的方式和深度上各有特色。
以上内容为《游子》的详细解析与赏析,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