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1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3:35
几点星黄,一弯月淡,晓寒庭宇。
疏帘掩映,望里迷濛轻雾。
数梵钟百八声残,窗纱明灭兰釭炷。
看朦胧似暝,有谁解领,这般清趣。
江渚。舣舟处。
记茗碗追凉,荷筒捐暑。
东风微白,略辨眠鸥沙路。
惜清游那似伊人,啼襟更湿沾衣露。
向长亭为我销魂,目断愁天苦。
几点星星在黄昏中闪烁,一弯月亮显得淡淡的,清晨的寒意笼罩着庭院。
疏落的帘子掩映着,望向窗外,迷蒙的轻雾弥漫开来。
几声梵钟敲响,百八声已逐渐消散,窗纱的明暗间,兰香的灯火摇曳不定。
看这朦胧的景象,宛如黄昏,有谁能够懂得这般清幽的趣味呢?
在江边的停船处,
我记得茶碗追逐着凉意,荷筒扔掉了炎热。
微微的东风拂过,略微辨认出睡鸥在沙滩上的痕迹。
可惜这清幽的游玩,如同那美人,泪水沾湿了衣襟。
在长亭之处,你让我魂牵梦萦,遥望愁苦的天际。
郑元昭,清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典雅,常以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为题材进行创作。他的诗多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
《琐窗寒晓色》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清晨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个人的思考与感怀,体现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索。
这首诗以清晨的寒意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朦胧而静谧的场景。开篇几句,通过星星与月亮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晓寒的意境让人感受到晨露的清冷与孤寂。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出窗外的轻雾和寺庙的钟声,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幽的境界。
诗中提到的“江渚”与“舣舟处”,不仅是地点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在这里,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共饮茶水的悠闲时光,表现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当下的思考。微风拂面,睡鸥在沙滩上轻巧地走动,使得这一幕更显得生动而富有情趣。
而在最后几句,诗人表达了对美人和清游的惜别之情,情感由清雅渐转为淡淡的忧愁,令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说的惆怅。这首诗在意象的运用、情感的表达上都极为细腻,体现了郑元昭对人生与自然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以清晨的宁静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美人和人生的深刻思考,情感基调虽然清雅,但隐含着淡淡的忧伤,表现出一种既美丽又略带惆怅的生活体验。
诗中提到的“几点星黄”是指:
A. 星星的颜色
B. 星星的数量
C. 星星的形状
诗人通过“江渚”描绘了什么?
A. 繁华的都市
B. 自然的宁静
C. 历史的遗迹
“惜清游那似伊人”中的“伊人”指的是:
A. 朋友
B. 美人
C.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