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偈五首 其四》

时间: 2025-08-07 22:16:19

诗句

一境谁相到,翛然绝点尘。

天花莫狼藉,吾匪解空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7 22:16:19

原文展示:

一境谁相到,翛然绝点尘。
天花莫狼藉,吾匪解空人。

白话文翻译:

这段诗的意思是:在这个境界中,谁能真正到达呢?心灵恬淡,已经超脱了尘世的纷扰。天上的花瓣不要随意飘落,我不是那种只懂得解脱的人。

注释:

  • 一境:指一种境界,通常是心灵或精神的状态。
  • 相到:到达,抵达。
  • 翛然:形容心境悠闲自得、安然无恙。
  • 绝点尘:超脱于世俗的尘埃,形容一种淡泊名利的状态。
  • 天花:指天上的花,象征美好的事物。
  • 狼藉:杂乱,不整齐。
  • 匪解:不是、并非的意思。
  • 空人:指的是那些追求空灵境界的人,可能有贬义,暗指不切实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岩,宋代著名的禅宗诗人,致力于用诗歌表达自己的禅悟和人生哲学。他的诗风多以简练、深邃著称,常常运用自然景物来反映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源自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禅悟。在动荡的时代,许多人追求物质与名利,释岩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尘世的超脱与对心灵境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偈五首 其四》展现了释岩的禅宗思想,诗中蕴含了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对外在纷扰的淡然态度。首句“一境谁相到”设问,正是对境界的探讨,表明了这种境界的高远与难以企及。接着“翛然绝点尘”,将这种境界与世俗的纷扰对比,表达了一种超脱的心态。此处的“翛然”不仅体现了心灵的宁静,更是对生活繁杂的拒绝。

在后两句中,诗人提到“天花莫狼藉”,意在强调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随意浪费。最后一句“吾匪解空人”,则是对自我身份的反思,诗人并不希望被视为空洞无物的人,而是希望在超脱中保持真实和充实。这种深刻的哲学思考不仅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挣扎,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境谁相到:在这无限的境界中,谁能真正达到呢?暗示了境界的遥远与难得。
  • 翛然绝点尘:心境宁静,超越了世俗的尘世纷扰,表现了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 天花莫狼藉:美好的事物不应被随意对待,意味着珍惜和保护。
  • 吾匪解空人:我并不是那种只懂得追求虚无的人,而是期待在真空中找到实在的存在。

修辞手法:

  • 设问: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境界的深奥。
  • 对比:通过“绝点尘”与“天花”的对比,突出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喧嚣。
  • 隐喻:将“天花”作为美好事物的象征,暗含珍惜的意味。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心灵境界的探讨,表现了对物质世界的超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心灵的境界,体现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 :象征世俗的纷扰与烦恼。
  • 天花:象征美好、纯洁的事物,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一境”指的是什么? A. 物质世界
    B. 心灵的境界
    C. 自然景象
    D. 人际关系

  2. “翛然绝点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A. 喧闹
    B. 宁静
    C. 忧虑
    D. 疲惫

  3. “吾匪解空人”中“解空人”可以理解为: A. 追求物质的人
    B. 追求精神空虚的人
    C. 追求真实的人
    D. 没有追求的人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关于宁静与思乡的情感表达。
  • 《登高》杜甫:探讨人生的无常与思考。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鸟鸣涧》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但释岩的诗更侧重于内心的哲学思考,而王维则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禅宗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登冠山次瞻叔兄壁间旧韵 张运判 鲁提干以诗惠分茶碗用韵为谢 次韵监试潼川提刑张兵部有怀家山木犀 乐府君 醉蓬莱·又一番雨过 李德迈挽诗 制置丁少卿生日 送安同知赴阙五首 和张大著颠字韵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功者难成而易败 包含暂的词语有哪些 韬光养晦 蚍蜉酒草 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髟字旁的字 欠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束手就缚 包含贪的词语有哪些 弹空说嘴 炎天暑月 单步负笈 儿字旁的字 伪冒 坤策 配位 虎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