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4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42:29
荒服垂衣日,三苗格命年。
鸟耘千亩藉,龙御九疑烟。
蒲坂征云外,苍梧落照边。
何人抚瑶瑟,离恨隔湘川。
荒凉的服饰在阳光下飘拂,三苗的命运与岁月交织。
鸟儿在千亩的田地上耕作,龙在九疑山的烟雾中飞翔。
蒲坂的征途在云外,苍梧的夕阳在边际落下。
是谁在抚弄瑶瑟,离愁恨意隔着湘江和川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邝露,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生平多游历名山大川,作品常表现其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虞山谒舜祠》写于诗人游历虞山时,虞山是舜帝的故乡,诗中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人情冷暖的感慨,反映出明代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历史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首联“荒服垂衣日”以荒凉的服饰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结合“命年”二字,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无情与沧桑。接着“鸟耘千亩藉,龙御九疑烟”描绘了生动的自然景象,鸟与龙的对比,象征着不同的生命状态和命运,前者辛勤耕作,后者则高高在上,形成鲜明的对比。
“蒲坂征云外,苍梧落照边”则将视野从自然延展到更远的地方,蒲坂的征途和苍梧的落日,既是对远方的眺望,也是对过往的追忆,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渴望与对过去的怀念。最后一句“何人抚瑶瑟,离恨隔湘川”则以瑶瑟引入情感的深度,表达了对离愁恨意的无奈,湘川的隔离象征着人与人之间情感的阻隔,展现出浓烈的思乡情。
整首诗在用词上精炼而富有深意,意象交织,情感真挚,体现了邝露对历史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及其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对自然的敬仰以及对人情冷暖的感悟,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与哲思的诗意世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荒服垂衣日”中的“荒服”象征什么?
“苍梧落照边”中“苍梧”指的是哪种意象?
诗中提到的“瑶瑟”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虞山谒舜祠》相比,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深厚的情感,但更侧重于宁静与和谐,而邝露的诗则更显苍凉与思考,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