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0:45
倾国春姿,金屋弄妆,照靥娇霞添妩。
朱帔翠璎,蘸笔天香,弹压洛阳新谱。
换劫燕脂,尚皴染瑶台风露。
分付。伴流落胡沙,杏花词句。
曾是端冕群芳,又玉案宫绡,尽情抬举。
衔花鹿去,挂榜人来,依稀朵云萦护。
几阕清平,应未称倚声家数。
愁伫。红萼久无人为主。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和女子的妆容,仿佛倾国的美人正在金屋中打扮,娇艳的容颜如同映照的霞光,愈加妩媚。朱色的披风和翠绿色的饰品,沾染了天上的芬芳,仿佛在为洛阳的新曲谱写音符。即使换上了新的妆容,仍然无法掩盖瑶台上风露的清新气息。诗人交代,伴随着流落的胡沙和杏花词句,曾经是那端庄的群芳,现在却在无尽的抬举中孤独。衔着花的鹿离去,挂榜的人归来,似乎朦胧的云彩在身边缭绕。几首清平曲子,也许根本无法称得上是歌唱的名家。最终,感到忧愁,红色的花瓣已久无人为主。
作者介绍:朱祖谋(生卒年不详)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华丽的辞藻著称。其作品多描写女子的美丽与情感,常常融入社会现实与个人体验。
创作背景:诗作产生于清代社会的特定背景,展示了当时文人对美的追求与对女子情感的细腻刻画。在这个时代,诗歌常常作为文人雅集、抒发情感的重要形式。
《宴山亭》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与女子妆容的诗作,诗中通过华丽的辞藻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深刻理解与追求。首联以“倾国春姿”开篇,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色彩斑斓的春日场景,令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美的诱惑。接下来的描写通过具体的物象如“金屋”、“朱帔”、“翠璎”,进一步加深了对美的刻画,仿佛目睹了一位美丽女子的妆容过程。同时,诗中提到的“洛阳新谱”与“瑶台风露”,不仅表现了乐曲的优雅,还蕴含着诗人的文化情怀与对传统艺术的向往。
随着诗歌的展开,诗人逐渐引入了孤独感与流失感。从“衔花鹿去,挂榜人来”的对比中,可以看出一种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无奈。整首诗在描绘美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短暂与易逝的感慨,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女子的美丽与对往昔的追忆,表达了对美的向往与对时间流逝的惋惜,呈现了清代文人特有的细腻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倾国春姿”表达了什么?
A. 美丽的春天
B. 一位绝色女子
C. 宇宙的景象
D. 传统文化
诗中提到的“金屋”象征什么?
A. 贫穷
B. 富贵
C. 自然
D. 友情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D. 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