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2:09
送再从侄处默
作者: 汪琬 〔明代〕
又向长安别,
凄然动客愁。
秋风吹运道,
落日在孤舟。
雁逐江烟下,
潮冲楚树流。
何时复相见,
与续竹林游。
又一次在长安告别,
凄凉的情绪涌动着游子的愁苦。
秋风吹拂着行舟,
夕阳映照在孤舟上。
大雁追逐着江边的烟雾而下,
潮水冲刷着楚地的树木。
何时才能再相见,
一起再续竹林间的游乐?
逐句解释生僻字和词语的含义:
作者介绍:
汪琬(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性情温和,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其诗风清新,常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离愁。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与侄子分别之际,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离别时的情感。长安作为古都,常常是离别和思乡的象征,反映了古人对亲情和友情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情地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与离别的愁苦。开篇即刻入主题,"又向长安别"一句,设置了离别的基调,读者便能感受到那种浓厚的离愁。接下来的"凄然动客愁"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层次,传达出游子心中的孤独与失落。
"秋风吹运道,落日在孤舟"这两句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秋风与落日共同渲染了离别的氛围,孤舟的意象更是加强了孤独感。紧接着,"雁逐江烟下,潮冲楚树流"描绘了自然景色与游子心境的交融,雁的南飞象征着离去与思念,潮水冲刷树木则反映出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最后两句"何时复相见,与续竹林游"既是对未来相见的渴望,也表达了对往日欢愉时光的怀念,整首诗在离别的愁绪中蕴含着对重聚的期待,情感真挚且细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念的情感展开,通过自然景象与游子心情的交织,传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怀念与重聚的期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长安”是指什么地方?
A. 古代的都城
B. 现代城市
C. 村庄
D. 山脉
诗人对未来相见的情感是?
A. 忧虑
B. 期待
C. 无所谓
D. 恼怒
“秋风吹运道”中的“运道”指什么?
A. 行走的道路
B. 旅行的过程
C. 人生的旅途
D. 自然的变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送友人》相比,汪琬的《送再从侄处默》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白的作品则更为豪放,表达了对友人的豪情壮志。两者在离别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