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宴瑶池 其一》

时间: 2025-05-07 07:09:38

诗句

残香飘雾青杨路。

处处。

押帘花底朱户。

无人住。

年时几许。

销春素。

小槽香、真珠红注。

摘弦柱。

箜篌自作人语。

公无渡。

西风分付。

潮回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9:38

原文展示:

残香飘雾青杨路。处处。押帘花底朱户。无人住。年时几许。销春素。小槽香真珠红注。摘弦柱。箜篌自作人语。公无渡。西风分付。潮回去。

白话文翻译:

在青杨树旁的幽静小路上,残香飘荡,雾气弥漫。每个地方都在花底下的朱红门前,显得冷清无人。年华过了多少?春日已经消逝。小槽中,香料的真珠色泽鲜艳。拨动弦柱,琴声自作,仿佛在诉说人心的情感。请不要渡过这条河流,西风已传递了我的心意,潮水又回去了。

注释:

  • 残香:剩余的香气,指花香或其他香味。
  • 青杨路:指青杨树所形成的小路。
  • 押帘:帘子上面装饰的花。
  • 朱户:红色的门,象征着富贵和喜庆。
  • 销春素:春天已经消逝,素指春日的清新。
  • 小槽香:一种香料,形状如小槽,意指香味浓郁。
  • 真珠红注:指真珠色泽的香料,形容其艳丽。
  • 弦柱:琴的弦,代表音乐的表达。
  • 箜篌:一种古老的弦乐器。
  • 公无渡:意指不要轻易渡过河流,暗含对过往的留恋。
  • 西风分付:西风传递的信息,传达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祖谋,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绘生活中的细腻情感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宴瑶池》系列诗作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事的感悟,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往的追忆,可能与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境遇有关。

诗歌鉴赏:

《宴瑶池 其一》是一首充满了淡淡忧伤与细腻情感的诗。诗中通过描绘青杨路上的残香与雾气,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诗人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朱户”、“年时几许”、“小槽香”等,既展现了自然的美,又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尤其是“无人住”,让人感受到一种孤寂,仿佛在诉说着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无奈。

诗中“摘弦柱,箜篌自作人语”,通过音乐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考。音乐在这里不仅是艺术的表现,更是心灵的寄托。最后一句“潮回去”,则是一种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似乎在提醒我们珍惜当下。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优美,展现了朱祖谋对生活的深刻体悟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细腻的描写,读者能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眷恋。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残香飘雾青杨路”:描绘出青杨树下的清幽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处处。押帘花底朱户”:展现了花底的红色门窗,有一种富贵却又孤寂的感觉。
    • “无人住”:反映出环境的冷清,令人感到孤单。
    • “年时几许。销春素”:感慨岁月的流逝,春天的消逝不仅是自然的变化,也是人生的感悟。
    • “小槽香真珠红注”:细致描绘香料的美丽和芬芳,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
    • “摘弦柱。箜篌自作人语”:音乐的表达与自我情感的诉说,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 “公无渡。西风分付”:告诫对方不要轻易离去,西风传递着情感和牵挂。
    • “潮回去”:暗示时间的无情流逝,也是一种对往昔的怀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残香”、“小槽香”等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 拟人:音乐“自作人语”,使得音乐具有人性,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在音韵上的对称使得诗句更为和谐,增强了诗歌的美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围绕着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一种清幽而深邃的情感。

意象分析:

  • 青杨: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青春的美好。
  • 残香:象征着生命中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 朱户:象征着富贵与温馨,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孤独感。
  • 箜篌:代表古老的音乐文化,象征情感的表达和传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杨路”主要指什么? A. 一条青色的小路
    B. 由青杨树围成的小路
    C. 一种草药
    答案:B

  2. “无人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兴奋
    答案:B

  3. “潮回去”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开始
    B. 时间的流逝
    C. 自然的变化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月下独酌》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怀,但更强调的是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愁。
  • 《月下独酌》:则通过月色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孤独的理解与自我解脱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朱祖谋及其作品研究》

相关查询

倚声制曲三首 其一 林居 卧病月余呈子由二首 潘大临莲池二首 七夕歌 十月二十二日晚作三首 熏风二首 发金陵折柳亭二首 襄阳曲 僧允怀惠紫竹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日长一线 明珠夜投 閠字旁的字 包含芜的词语有哪些 公映 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羊字旁的字 刑蹇 邑字旁的字 后患无穷 当门抵户 虫字旁的字 以虚带实 長字旁的字 养护 风尘表物 妇结尾的成语 渺无人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