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3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32:07
素魄经秋分外明,桂枝浓傍蕊渊清。人寰散影千山白,愁绝村村砧杵鸣。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夜明亮的月光,浓密的桂花枝旁映衬着清澈的蕊。而在人间,白色的月影散落在千山万岭之间,村庄里,忧愁的声音伴随着砧板和杵的撞击声,显得格外凄凉。
葛立方,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感悟。
此诗创作于中秋时节,诗人可能在思乡的情绪中写下,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人间离愁的感慨。
这首诗展现了中秋明月的美丽与人间的愁思,开头两句描绘了明亮的月光和桂花的浓郁,意象清新而富有诗意,仿佛让人沉浸在秋夜的宁静与美好之中。随后两句则转向现实,反映了人间因思念而产生的忧愁,结合了自然与人情的对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突显出中秋节的团圆与离散的矛盾。
诗人通过“人寰散影千山白”的描写,展现了月光在大地上洒下的银色光辉,千山万岭因月光而显得宁静而空旷,进一步强化了孤寂的情感。最后一句“愁绝村村砧杵鸣”则把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农村的生活场景与亲人的思念交织,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无奈与惆怅。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透出淡淡的哀愁,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和人情的细腻观察与深邃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中秋时节的自然美和人间离愁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的深刻感悟,强调了团圆与思念之间的矛盾。
“素魄”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砧杵鸣”指的是什么?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